見死不救有藉口 冷漠社會多看客

人性冷漠的社會從來不缺看客,哪怕是舉手之勞的事也無人肯做,哪怕別人的生命安全正遭受嚴重威脅亦可以無動於衷。在他們的眼中,只要事不關己,皆可高高掛起,冷眼旁觀也好,自私麻木也好,由得別人去說。

湖南長沙雨花區一名九歲男童,日前在所住小區內突遭陌生男子追打,復被按壓在地狂毆,據說行兇過程持續近半個小時,男童頸部更被螺絲批插穿。惟事發期間多名小區居民經過目睹,竟無一人敢於制止,直至男童父母趕到,才奮不顧身將兇徒制服,惜為時已晚,愛兒終因傷重而亡,人間自此又多了一宗見死不救的冷血悲劇。

麻木不仁 自私冷血

事後各種版本的媒體追蹤、走訪報道陸續見諸網絡報端,各方都在努力嘗試重組案情,以期能為該宗悲劇的發生找到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譬如有媒體在深挖之後得知行兇者有精神病史,早年曾數度入住精神病院;也有報道指涉事小區保安可能因怯於對方身份,以致未能第一時間衝出來制止犯罪;還有說法指圍觀群眾以老人居多,不具備挺身而出的條件。不過也有說當時不乏建築工人等身強力壯人士在場,同因有所擔憂而拒伸援手。

於是各方終於為事件找到了合理解釋,就是兇徒屬危險的精神病患者,不能惹,因為這類特殊病症是受法例保護的,坊間甚至有精神病患打死人不需擔責之說;反倒一般民眾若是惹上他們,哪怕是在見義勇為、阻止犯罪過程中傷害到他們或其他人,亦有可能為此負上民事及刑事責任,這種情形在內地並不少見。故而在本次漫長的施襲過程中,所有圍觀者將心思都用在了權衡利弊上,瞻前顧後之餘更白白浪費了一次次救人機會。

眼看着別人已經命懸一線,每個人首先盤算的竟只有自身利益,而非如何制止犯罪,及時救人,一個個並能想得如此「深遠」,着實叫人佩服。說得誇張一點,這不啻於一場集體謀殺,只因悲劇不曾發生在自己身上,便可由得別人去死,類似悲劇見得還少嗎?試問受害者若是圍觀者的親人,會否仍能這般思前想後?所以像當年的「彭宇案」,及有見義勇為者曾遭受某些不公平對待的案例,反成了看客們一再拿來開脫的藉口,實在諷刺。

平情而論,看客文化並非中國獨有,亦非始自今日,但中國的看客實在多得出奇,很值得反思。如果說封建社會的奴化教育讓國人養成了「自掃門前雪」的文化,百年前魯迅筆下的爭吃「人血饅頭」現象一再令人唏噓,為何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有這麼多麻木不仁、自私冷血的事件出現?全社會又能為此做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