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共和黨一如外界預期,保住參議院控制權,眾議院則被民主黨奪回過半議席。一般相信,特朗普今後兩年施政將備受掣肘,甚至可能淪為「跛腳鴨」;更重要的是,今次中選被視為對特氏的一次公投,如今共和黨選情失利,黨內部有政治野心者隨時借機上位。
對於今次中選結果,民主、共和兩黨各有不同解讀。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形容今次是該黨「歷史性勝利」,強調選舉結果體現了憲法權力互相制衡的精神。然而特朗普也能從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元素,他在社交網站發文稱,今次選舉對他是個「巨大成功」,並引用文章指出,他是過去逾一百年中,唯一一位在參議院增加議席的總統──當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其超強的吸票能力,以及對忠實粉絲的號召能力。
問題是,共和黨在國會中失去半壁江山,是鐵一般的事實,恐怕不是狂人耍嘴皮子可以耍掉。而既然總統本人毋須為此負責,黨內總得有一個替罪羊,有消息指,狂人已將目標鎖定眾議院議長瑞安,指摘對方在難民及移民問題上跟他唱反調,其籌款能力亦令白宮感到失望。
事實上,特朗普找瑞安開刀早就有迹可尋。日前狂人宣布有意終止「雙非童」的「出生公民權」,瑞安有所保留,即被狂人發推文加以修理。特朗普針對瑞安並非偶然,四十八歲的瑞安被視為共和黨的明日之星,月前卻突然宣布不再尋求連任,當時華盛頓政圈紛紛猜測,瑞安有意在二○二○年更上一層樓,挑戰白宮寶座,故提早「跳船」跟狂人切割。如今回過頭看,瑞安可謂有先見之明,在今次中選提名過程中,狂人自恃在基層有廣泛支持,深度介入具體人選,不向其輸誠者難以出線。瑞安「官到無求」,才有可能發表不同意見。
如今事實證明,特朗普劍走偏鋒爭取基本盤支持的策略,很能起到反作用,激發起對立陣營的團結。除了瑞安,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亦被視為有力爭取大位的人選,強敵環伺之下,狂人「先發制人」並不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