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近日被狂人卯上,美國要求土國釋放基督教牧師布倫森不果,特朗普宣布對土國實施制裁,影響之下,土國貨幣里拉大幅貶值,國內經濟承受巨大壓力,最近有報道指出,德國正研議如何出手「營救」。
有分析指出,近年歐元區多間銀行在土耳其加大投資,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及法國等,在土國均有龐大業務,土國經濟崩潰,該國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勢必大增,一旦禍及歐銀,後果不堪設想。
而對德國來說,最大的恐懼來自土國境內的中東難民。位處「前線」的土耳其,目前估計有超過三百萬敍利亞難民,來自中東其他地區和北非的難民則接近五十萬,土國收留難民,以換取來自歐盟的援助,事實證明,有關安排對歐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近年每逢歐盟對土國人權狀況指手畫腳,土國即大打「難民牌」,揚言開放邊境,頗令歐盟投鼠忌器。如今土國經濟在美國制裁下雪上加霜,德國更不能坐視不理。不可不知,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在國內備受挑戰,她更曾被聯合政府內的「盟友」逼宮;難民問題不僅在德國國內引發軒然大波,亦令整個歐盟埋下分裂種子。除了波蘭、匈牙利及捷克等一貫對難民持強硬立場的國家,意大利民粹政府上台後,亦拒絕讓難民船泊岸,甚至一度威脅拒交歐盟會費。
本來,按照「標準作業」,土耳其應首先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援助,但誰都可以看出,土國這一波經濟危機,除了本國政府政策因素,更多是觸怒了美國所引發的政治風波,IMF由美國幕後操控,指望其「開水喉」無異於緣木求魚。埃爾多安深知此點,早已表明不會接受任何跟美國有關的援助。
也就是說,要為土國紓困,德國和歐盟必須「上身」,但正如當年歐盟援助希臘,作為出資最多的德國,國內反對聲音不小。對待民主政府的希臘政府尚且如此,幫助被標籤為「獨裁」政權的土耳其政府,阻力只會更大;而具體費用如何在成員國之間攤分,亦將成為爭拗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