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表決通過了網絡安全法,新法將於明年六月一日起實施。曾經引發外界爭議的網絡安全法終於塵埃落定,中國頂住了美國政治與經濟的多方壓力。
根據該法,「如果外國個人或者團體破壞中國的重要訊息基礎設施,中國政府將有權凍結資產」,網絡營運者在中國收集的重要業務數據要儲存在中國境內,訊息科技產品須交由中方審查。包括在華美國商會等四十六個全球商業團體,聯名致函中國總理,表達對該法規影響商業正常運行的擔憂,指一旦落實等同貿易壁壘,促請中方作出修改。但中方對外宣示網絡空間主權、對內維護網絡公共秩序的決心,並沒有受到外界聲音的左右。
當局這些立法其實是迫於無奈。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披露美國國安局入侵中國網絡已有十多年歷史,並掌握中國「最好、最可靠」的情報,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微軟、思科、IBM公司的產品留有「後門」,讓美國國安局的黑客能夠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當中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療、軍警等要害部門的網絡建設,以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訊運營商的網絡基礎建設,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承載着中國互聯網八成以上的流量。
隨着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已影響到國家發展的方向和千家萬戶的生活,其重要性可與水、電、煤、油等相提並論。網絡攻擊的威力與核打擊類似,可以使整個網絡陷入癱瘓,對社會的中樞系統造成極大打擊,由此導致實體空間的一些連鎖反應,對網絡依賴愈深的國家,受到的傷害就愈重。事實上,網絡空間已上升為與海、陸、空、太空並列的「第五領域」,對網絡的控制能力成為各國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五領域」將成為未來世界各國的主戰場。
美、俄、中、印、日等國近年競相發展網軍,美國還是世界上第一個將網戰用於實戰的國家,中情局曾用「震網」病毒破壞伊朗核研究計劃,效果顯著。看似平靜的現實世界,在虛擬世界中早就互相攻伐。中美關係每況愈下,一旦美國利用網絡戰攻擊中國,中國的互聯網系統隨時崩潰,涉及到國計民生的行業亦將停擺,屆時銀行停業、交通癱瘓、工廠停電,中國將不戰而潰。正是出於這種擔憂,當局開始亡羊補牢,加固籬笆。
美國頻頻就互聯網安全法對華施壓,但實際上美國在網絡硬件採購問題上早就對華築起高牆,中國基金購買美國晶片公司遭遇政治攔阻,網絡設備提供商華為在美國的業務更受到全方位圍堵,中國目前的舉措不過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