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掃地將成為功課?內地教育部日前發出意見文件,直指社會不勞而獲思想蔓延,家長亦只關心子女成績,導致學生輕視勞動,故提出學校要開設勞動課,還提出布置洗碗、掃地等家務作為家庭作業。有關文件惹來輿論熱議,有支持者指現時學生被寵壞,「五穀不分」,亦有人質疑文件流於表面,實際上難以運行。
內地傳媒報道,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及全國少工委前日推出意見文件,就關於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提出用三至五年時間,建立課程完善、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負責人更表明,由於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令學生出現輕視勞動、不會勞動及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
該負責人指出,內地目前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被剝削」,現況不樂觀。其中學校方面,勞動與技術課程經常被佔用,師資、場地及經費缺乏,讓學校愈來愈忽視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培養。
在家庭方面,該負責人指家長往往只關心子女的學業成績,只要成績好,其餘的教育也不重要。而社會方面,一夜暴富及不勞而獲的思想蔓延,讓體力勞動和生產勞動被淡化,故需切實加強勞動教育。
據了解,文件要求學校要對小一至中三學生,開設綜合實踐活動的勞動與技術教育課,而高中學生則是通用技術課,包括家政、烹飪、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課程,而其他學科也要融入勞動教育,讓學生參與校園清潔綠化等。此外,還提出學校要安排適量家庭作業,布置類似洗碗、洗衣、掃地等家務。
該負責人表示,希望透過勞動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中小學也將建立學生勞動評價制度,評價內容包括參與勞動次數、實際操作、勞動成果等方面,具體勞動情況與相關資料將列入學生的綜合素質檔案,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