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打機、逃避讀書、廢青,大眾為電競選手掛上一個又一個負面標籤,但大家對這項新興運動又認識多少?不同打機消遣,電競是代表全職選手的專業名詞,2018年雅加達亞運,電競首次被納入為示範項目,其中《傳說對決》香港隊成員儘管輸在起跑線,這群年輕人仍戲劇性地在資格賽突圍,亞運目標並非只是獎牌,更希望藉成績獲得認同,扭轉外界對電競的錯誤觀念,為後輩鋪出康莊大道。
記者到訪港隊訓練基地,走進深水埗一間工業大廈的單位,發現並非如想像中設備齊全,只是一個由「Party Room」改建而成的空間,堂堂香港代表隊卻缺乏政府資助,教練郭文輝(RB)慨嘆道:「政府未有提供場地及住宿,只能向朋友免費借場。香港隊最大困難,是不如其他國家般有贊助,我們的選手能力不比別人差,但可能最後就輸在資源投入上。」
欠缺公眾認同,是未能尋獲資助的原因,很多人認為電競沒前途,其實另一遊戲《英雄聯盟》的世界冠軍選手,年薪達4,600萬港元,台灣亦有職業玩家月薪超過10萬,經濟效益之大可想而知。
可是亦有人質疑,電競是否屬於「運動」,RB認為大眾將打機同電競混淆,強調兩者有差異:「打機是消遣,但職業選手全心全意投入,這是他的生命及工作。電競是種博弈,有點像下棋,又像足球用戰術走位攻破敵陣,我們的訓練時間不比其他運動員少。」RB解釋,虛擬遊戲令電競沒有身體限制,因此可考核選手的多樣性:「電競需要頭腦、手指轉動、速度及反應,其實都可套用在其他運動員身上,只差在他們要用上體力,但我們更着重腦力。」
撇開資源問題,香港隊亦輸在起跑線,6人中有4位是業餘選手,相比起全隊由職業玩家組成的對手,經驗早已落後一大截,卻想不到於資格賽最後一仗面對強敵南韓,絕處逢生地勝出晉級,依靠的是甚麼?「我們將勤補拙,熱情及努力放得更多,心態不要自大,願意放下自己,吸收他人優點才最重要。」
隊員們以「奇迹」形容戰果,揚言亞運時每場都抱「最後一場」的心態去拚,說起來可能有點誇張,原來電競選手生涯有限,20多歲已經算「老」,反應及靈活性會下降,難以保持巔峰,4年才一屆的亞運,的確可能是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所以我們很想贏金牌,不是為了自己,而是這樣電競才會得到認同,讓大家改變固有想法,令有潛質的年輕人發揮長處,幫助電競業發展。」
幾部手機,一個遊戲,便足以令這班男孩「埋頭苦幹」,這或許便是男人的浪漫,「我們很簡單,認真時認真,傻仔時傻仔」,他們不是廢青和宅男,他們是香港運動員。
圖/文:袁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