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防大臣韋廉信日前表示,為捍衞英國在全球的利益,有必要作全球性軍事展現;又宣布伊利沙伯女王號航空母艦的首次行動任務,是搭載英美戰機到太平洋等多個地區進行部署。就在此前不久,美國斯普魯恩斯號和普雷貝爾號軍艦闖入南沙群島鄰近海域,遭中方軍艦驅離,英國此舉大有向山姆大叔表忠送暖之意。
英國近年國力不斷下滑,「日不落帝國」的榮光不再,對於國家淪為「二流軍事國家」的焦慮感一直揮之不去。就在去年,英國軍方公布「國防現代化計劃」,聲稱要在未來十至十五年內,加強空中導彈防禦以及反潛等方面的作戰能力,並重新安排包括F35B以及阿帕奇直升機等主要軍備的採購計劃,目標是在應對歐洲可能發生的危機和衝突方面,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套用韋廉信的話,就是要讓世人知道,英國在軍事上仍然是「全球玩家」。
英國人的焦慮感其實不難理解。脫歐後的英國,如何維持全球軍事存在感,成為軍方的首要考量。當然,英國自己也心知肚明,今時不同往日,他們只能跟在美國背後,拉大旗作虎皮。
眾所周知,特朗普政府全面對中國作出遏制,美國近年來一再打着所謂「自由航行」的旗號,在南海耀武揚威,多次派軍艦在區內招遙過市。正所謂無風不起浪,美國作為域外國家多番在區內攪局,一個巴掌難以拍響,正需要盟友們奧援以壯聲勢,與歐洲大陸漸行漸遠的英國心領神會,去年四月,韋廉信就乘坐皇家海軍護衞艦薩瑟蘭號途經南海訪問澳洲,並且發表挑戰中國南海主權的言論。如今把伊利沙伯女王號航空母艦的「處女騷」獻給美國軍機,更是對美國的遏華行動高度配合。
除了在南海動作頻頻,韋廉信早前更表示,英軍有意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建立基地,引發各界關注,一般預計太平洋的基地將屬意設在新加坡。有分析指出,英軍亟欲在亞洲建立「軍火陳列館」,向潛在買家展示先進武器,從而為國家「創匯」。事實上,包括印度、沙特阿拉伯及澳洲等國家,向來是英國軍火的大主顧,其中澳洲去年斥資逾二百億美元,購買九艘英國設計的反導護衞艦。
問題是,巧婦難為無米炊,英國的「強軍夢」說易行難。以英國人最引以為傲的海軍為例,儘管政府近年要求加強海軍建設,但囿於預算所限,進展極其緩慢。軍方原計劃建造七艘新型機敏級核潛艇,但迄今只有三艘下水。最諷刺的是,被軍方視為王牌、耗資逾三十億英鎊打造的伊利沙伯女王號航母,在測試期間竟發生嚴重漏水事故。這些年來,皇家海軍已淪為美國大兵的「跟班」,在阿富汗、伊拉克等戰役「搖旗吶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韋廉信聲稱要擴充英國海軍海外基地,遭朝野一致批評。保守黨方面形容這是「無稽之談」,質疑國家沒有足夠預算;一位工黨議員更狠批韋氏對軍事戰略的無知。英國人向來以「務實」見稱,應該明白「煩惱皆因強出頭」的簡單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