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保健產品」、真中藥成分,中成藥規管「立立亂」。申訴專員公署日前炮轟政府規管中成藥產品有漏洞,只需加入非中藥成分,即可走法律罅扮保健產品,免受規管。本報抽查市面該類產品,當中有十一款未註冊產品含中藥成分,有未註冊產品與同名註冊產品成分相若,僅加入澱粉、礦物質等;有未註冊產品經本報踢爆後,即時回收。有中醫師指,誤服中成藥或適得其反,提醒市民應對症下藥;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後知後覺,建議修例明確區分中藥及保健產品。
申訴署日前發表調查報告,批評《中醫藥條例》僅規定純中藥材成分、配製成劑型形狀,並用於診斷、治療、預防或紓緩疾病,或調節機能狀態的中成藥產品才須註冊。記者日前巡視多間店舖,發現多款「保健產品」包裝上列明藥效及療程,若非細心留意註冊編號及成分表,基本上與一般中成藥產品無異。
其中,有腰腎丸聲稱具補腎功效,該產品含鹿茸、鎖陽、淫羊藿等六種屬相關條例附表二上的中藥材,惟加入微結晶纖維素等非中藥成分,已不用註冊。專用作調理女性身體的天喜丸,六種成分中有四種屬附表二上的中藥成分,惟加入橄欖葉提取物便獲得豁免。至於被申訴署點名批評的安宮牛黃丸,不少同名產品成分相若,有未註冊產品加入禦穀,聲稱適合心腦血管長期病患者服用,盒上亦列明小童的服食分量,卻不受任何藥物條例規管。
記者亦發現有藥廠疑「偷雞」出售未經註冊的田七片,該產品聲稱適合增補氣血、強心臟及發育中兒童服用。經記者向衞生署查證後,發現該藥廠持有三款註冊中成藥,在市面上出售的「淮安田七片(熟)」並沒有註冊,有關公司正從市面回收該藥物。
「註冊需要好多資金,如果唔註冊都賣到,做咩要去註冊?」註冊中醫師余健楚表示,部分藥廠會在其產品中加入非中藥成分,以繞過法例。他指,胡亂服食中成藥或有副作用,以安宮牛黃丸為例,是適合陽閉性、痰熱性等實證的中風病人,若市民屬虛寒性質的中風,隨時適得其反。他強調,中成藥不能單純以病名對號入座,「對症下藥」是中醫學重要一環,提醒市民若服食中成藥,需自行承擔風險。
政府早前指有計劃就中成藥相關條例修例,並稱衞生署已諮詢業界,料明年下半年推出,亦將設五億元中醫藥發展基金。立法會議員陳恒鑌炮轟,政府後知後覺 ,兩年前立法會已成立小組,批評有關註冊制度及法例漏洞,惟政府不積極回應,令相關產品充斥市面,影響中醫及中藥的形象。他建議修例應清楚分別真正中藥及保健食品,例如處方含多少百分比的中藥成分便需要註冊為中成藥,而非用作治療用途的產品,亦應註冊為保健食品。
衞生署發言人表示,現時國際間對保健產品無一致的定義,《中醫藥條例》規定所有符合中成藥定義的產品必須經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管委會)轄下中藥組註冊,方可進口、在本港製造和銷售,否則即屬違法,違法者最高罰則為罰款十萬元及監禁兩年。發言人又指,上述產品均沒有註冊,惟名單上的「淮安田七片(熟)」其註冊資料與市面上產品不符,該署會作出跟進。
圖/文:專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