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政府交通亂規劃紅Van的士被扼殺

政府扼殺運輸業!近年港鐵延線相繼通車,巴士路線重組,紅色小巴牌價應聲下跌,三年來暴跌一半,不少司機「斷供」任由銀行拖車走;業界直指,司機「冇人入行」,加上運輸署開辦綠色小巴線少,擔心只會不斷萎縮。而的士牌價近年亦下滑逾兩成,業界直指政府未積極打擊白牌車,生存空間受威脅。另外,沙田一條邨巴線亦因虧蝕嚴重將於下月停運,二百多名村民「冇車落山」。關注團體直言,政府對大眾運輸交通欠規劃,扼殺運輸業界發展。

全港目前有四千三百五十輛小巴,當中有一千零五十七輛屬於沒有固定路線、班次和收費的紅色小巴,惟服務漸見緊絀。根據運輸署資料,○七年至一六年公共交通乘搭人次,紅色小巴一六年每年載客量比○七年下跌四分之一,相反同期鐵路的載客量則上升三成。

有車無人租 車主焗斷供

「政府係咪有心陰乾我哋?」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指,自一四年西港島線、觀塘線延線及南港島線相繼開通,令多條小巴線載客量大跌。加上舊區屋邨人口老化,兩元乘車優惠計劃不涵蓋紅色小巴,及巴士路線重組亦剝削其生存空間。他批評政府政策未平衡鐵路、巴士和小巴的經營生態,令陸路交通日漸萎縮。

張又指業內經營環境亦反映在牌價上,由一五年約五百多萬元暴跌至現時二百四十萬,下跌近一半,大量車主變負資產。他指三年前買入的小巴平均月供約二萬多元,但日租收入只有六百至八百元,加上每月維修保養一萬多元支出,不少司機入不敷支,更有車主「斷供」,十多輛小巴被銀行拖走,「留守」的亦有兩成車「冇人揸」。

轉型綠Van政策 進度緩慢

張指業界歡迎「紅轉綠」政策,但每年政府只開放數條路線公開招標,成功轉型的小巴每年只有十多輛,進度緩慢。車主兼司機程四昌指,一一年以約八百萬元高位買入小巴牌,現仍欠車會三百多萬元。他為供款一周開工六日,「日踩」十二小時,「有得做咪做多一、兩個鐘,唔舒服先搵人頂。」另一車主江俊明有二十五個小巴牌,於五百至九百萬元買入,現時每輛車約有四百萬元在車會。眼見牌價不斷下跌,不少更已變成負資產,他表示部分車輛已擺放數月無法租出。

除小巴不景氣,的士亦出現牌價跌迹象。自從多個電召的士應用程式打入香港,令傳統的士流失大量司機和客源。

白牌車載客 當局欠執法

「其實大家都知嗰啲(白牌車)係非法,點解拖咗咁多年都唔修例呢?」香港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批評,運輸署雖強調白牌車載客是非法,但政府檢控數字少之又少,變相鼓勵的士司機鋌而走險。

根據運輸署資料,一五年至今年七月,只有四十六輛車輛因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被法庭定罪而被暫時吊銷牌照及扣押。「淨係揸幾個鐘繁忙時間(白牌車),同你揸十個鐘的士搵嘅差唔多,仲唔使畀貴保險,又冇問責。」周指近年不少司機轉行揸白牌車,行內流失數百名司機,而考牌的人數不斷下降,加上部分年老司機相繼退休,租車人數下滑,牌價亦下跌。的士牌價三年來由六百六十多萬元下降至五百一十萬元,跌幅逾兩成。

香港公共交通智庫幹事陳迪遙批評,現時交通運輸政策「立立亂」。市民依賴鐵路,每當鐵路出現故障幾乎完全癱瘓全港交通。他認為理想的生態應由鐵路作為骨幹,專營巴士擔當平衡疏導角色,而小巴、非專營巴士等則可以接駁鐵路。他認為首要解決主要幹道塞車問題,其後研究發展巴士、小巴專道,減少陸路交通受阻。

運輸署:已放寬多個禁區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考慮乘客需求和現有公共交通等因素後,該署會訂出一些專線小巴路線組合,遴選出合適營辦商。而近年該署已酌情放寬多個公共小巴禁區,並會繼續與小巴業界溝通,以配合其運作及市民需求。

警方發言人指,今年首十個月,非法載客取酬的執法數字共有六十宗。而違反《道路交通條例》,首次定罪可處罰款五千元及監禁三個月,再干犯則可處罰一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圖/文:專案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