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剪基因後果難估量 隱疾恐伴隨一生

【本報綜合報道】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人類,涉及基因序列的改變,不但有可能破壞其他基因,衍生道德及安全等爭議,甚至影響人類未來發展進程。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等多個國家,均有立法禁止及規範。

中大生命倫理學中心總監區結成表示,基因編輯主要分兩種,一種是一般細胞或幹細胞上進行科研,包括現行用於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基因編輯技術。另一種則是繁殖細胞,涉及改造後代人種,國際慣例只允許在實驗室層面上,於胚胎進行最多十四日的實驗,之後不可放回母體孕育。

敲錯基因序列或遺傳後代

區結成解釋,改變人體基因的長遠影響難以預測,目前道德倫理層面上是禁止:「大家想剪走一個基因去預防一個疾病,但基因唔係Lego,係咪剪走咗一粒,就只得一種效果?究竟冇咗呢粒基因後,長遠會發生咩事,呢一刻科學界都係冇人估到。」目前基因編輯技術並不能百分百精準做到只剪走目標基因,若剪到其他基因,後果不堪設想。

中國社科院應用倫理研究中心名譽主任邱仁宗昨批評,若研究只作為愛滋預防而非治療,只屬低優次研究,因目前已有預防方法;賀動用改寫基因的高科技去做是「大炮打雀仔」,極不合理。

有專家指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可能會出錯,敲錯目標以外的關鍵基因序列,對嬰兒造成不可估量及無法逆轉的傷害;亦有可能產生新的疾病隱患,將伴隨一生無法撤銷,更會遺傳至下一代。有專家以賀建奎的研究成果為例,指如兩名女嬰沒有CCR5基因,或無法抵抗西尼羅河病毒及流感病毒。此外,醫學界擔心若基因編輯科技未來變得成熟,意味父母可隨意改寫嬰孩各種特徵和能力,成為「訂製寶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