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署查小不查大 金漆招牌掉顏色

「香港,勝在有ICAC」,廉署的廣告詞深入人心,「廉記咖啡」更是大大出名,只可惜好花不常開,廉署近年一再捲入爭議之中,金漆招牌儼然呈現斑斑駁駁之狀。立法會議員近日狠批廉署對「雞毛蒜皮」揪住不放,對涉及重大利益案卻龜速處理甚至輕輕放過,反映廉署在公眾心目中形象滑落。

選舉開支漏報屬違法行為,但有些漏報可能是計錯數或者行政失誤導致,談不上是貪污,沒必要上綱上線,尤其是涉及金錢數額微不足道的漏報,由選舉事務部門處理即可,勞駕廉署出手簡直是「大炮射蚊子」,難免予人吹毛求疵的感覺。有議員投訴,曾因申報選舉開支計錯「十元」,驚動兩名廉署人員上門「研究」十元的去向;更有議員試過申報只差「幾毫子」亦被調查,有浪費人力物力之嫌,以致廉署被質疑是否「人手過剩」。

廉署連芝麻綠豆小事都不放過,也可以解釋是工作特別認真,眼裏容不下一粒沙子。問題是,廉署一方面小題大做,另一方面又大題小做,抓起芝麻卻丟下西瓜。以前特首曾蔭權爵士涉貪案為例,控方曾一再提及曾蔭權與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的關係,曾蔭權妻子曾鮑笑薇更被指收了李國寶三十五萬元,這絕對不是小事,然而廉署竟然因為「估計」李國寶不會配合調查,就輕易放棄要求李國寶落口供,這真是咄咄怪事!當事人不配合廉署就不查,而且是廉署單方面「估計」而已,這與廉署的貪官剋星形象相差十萬八千里。

政治黑金案也很典型。壹傳媒黎智英被指「佔中」前向反對派政客密捐四千萬元,多名立法會議員捲入其中,而工黨李卓人及社民連梁國雄更是「袋住先」,事件引起全城高度關注。但同樣是「袋住先」,廉署調查梁國雄卻放過李卓人,而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收錢的梁國雄被調查,送錢的黎智英卻平安無事。一個巴掌拍不響,有受賄必有行賄,兩者一樣有罪,怎麼可以查一個而放一個呢?反觀同樣轟動全城的「官商換樓」醜聞中,前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馮程淑儀的前高官丈夫馮永業及賭王姨仔陳婉玉雙雙被廉署調查,最終亦雙雙被落案起訴。廉署的辦案標準何在,真箇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腦袋。

事實上,近年廉署接獲的貪污舉報不斷上升,涉及不少高官名人,尤其是基建工程醜聞迭爆,這些基建開支動輒數十億、數百億直至上千億元,堪稱貪污的溫床。廉署的眼光緊盯着「幾毫子」,對涉資巨大、影響深遠的基建醜聞卻似乎熟視無睹,又是甚麼緣故?

廉署這柄反腐之劍是否仍然鋒利,端視能否秉公辦案,即使面對有身份、地位及權力的人都不偏不倚。但從廉署近年表現觀之,有些該查的大案不查,有些不該查的卻大費周章,顯然並不公平。人們不能不擔心,廉潔這核心價值是否與司法公正、新聞自由一樣墮落,淪為了集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