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有地動不得 有海填不了

「有土斯有財,有財斯有用」,這是千古不移的至理名言。香港房屋問題愈演愈烈,「重中之重」變成「痛中之痛」,正是因為港府覓地無方,始終解決不了土地供應短缺的問題。梁振英時代的「寸土必爭、見縫插針」,固然是小打小鬧,杯水車薪,而林鄭月娥的所謂「三目標、六措施」,也不過是花拳繡腿,不值一哂。至於「明日大嶼」填海計劃,一來已被妖魔化,二來遠水救不了近火,恐怕又是淪為空中樓閣。

動輒得咎 寸步難行

解決房屋問題的關鍵在於增加土地供應,道理人人皆懂,可惜港府動輒得咎,寸步難行,有地動不得,有海填不了。新加坡人口密度比香港高,人均居住面積卻比香港大一倍以上,這是甚麼原因?答案很簡單,新加坡已開發土地佔總面積四成多,而且還在繼續填海造地,反觀香港已開發土地僅佔兩成左右,開拓鄉郊土地固然阻力重重,填海造地更被視為洪水猛獸。相對於新加坡計劃再填海五十平方公里(等於五千公頃),香港的「明日大嶼」計劃填海一千七百公頃,只是小巫見大巫,卻鬧得滿城風雨,甚至被批「天地人不容」,兩地政府管治能力高下立判。

事實上,填海絕非洪水猛獸,香港開埠一百多年來,基本上就是一部填海造地的歷史,沒有填海就不可能有赤鱲角機場,沒有填海也不可能有諸多新市鎮,沒有填海更不可能容納七百多萬人口。過去做得到的事,今天做不到,要怪只能怪港府無能,怪反對派為反而反,怪社會太過政治化。

無可否認,「明日大嶼」填海計劃耗資巨大,但這不是主要問題。填海所需費用並非一次性拿出來,而是分好幾年支出,港府財政完全可以負擔;何況其中一部分土地用來發展私人項目,日後賣地所得及其他商業收益足以收回填海成本。可見錢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港府眼高手低,辦事拖拉,令人沒有信心。反對派也正是利用這一點,才能騎劫民意,將填海妖魔化。

當然,條條大路通羅馬,增加土地供應並不是只有填海一途。目前還有不少土地資源沒有充分利用,包括棕地、農地、私人遊樂場、閒置校舍以及使用率一直偏低的公共街市等等,早前申訴專員公署更揭發房屋署長期丟空九百五十九個公屋儲物室。除此之外,大埔、元朗及將軍澳三個工業邨的土地發展潛力亦未被充分利用,特別是大埔工業邨,不僅交通方便,周邊也有不少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學校、醫院、公園等社區設施齊備,若連同工業邨旁的閒置土地一起發展,即可成為一個擁有無敵海景的住宅區。

即使是舊區重建,也大有潛力可挖。例如舊樓林立的土瓜灣,有人建議統一規劃,全面重建,打造成「中九龍麗港城」,這不是比零零碎碎的重建更具規模效益、更能解決問題嗎?港府經常問「地從何來」,其實地就在眼前,只要打破框框、好好規劃,「地從何來」根本不是問題。

空談願景 坐而論道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要增加土地供應,必須多管齊下,既要有長遠願景,也要有中期和短期措施,缺一不可。港府這些年來在拓土造地方面毫無進展,以致處處碰壁,正是因為本末倒置,放着眼前的閒置土地不用,反而空談十幾年後的願景,怎能不令人反感?怎能不阻力重重?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香港社會紛紛擾擾,民心不安,許多年輕人憤世嫉俗,成為反建制主力,當中雖然有政治因素,但主要還是房屋問題不斷惡化所致。港府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也不是不想解決問題,奈何官僚無能,除了坐而論道,只能聽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