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有聲:另類方式為大橋聚人氣

甚麼叫愈急愈錯?看看倉卒通車的港珠澳大橋迎來通車後首個周日,「炮製」出過千旅客「打蛇餅」等車震撼大場面,以另類方式製造「人氣」,為國家級基建工程贈興,實在不得不讚官員們的匠心獨運。

要知道,港珠澳大橋乃同胞們苦等了三十餘載,終於能一睹風采的「驕傲工程」,單看有「訪橋」市民接受電視台訪問,談到感受時喜不自勝,良久不能言語,就知大橋在不少中國人心目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試想一下,港珠澳三地人口眾多,欲往大橋先睹為快者肯定不少。可惜,不但穿梭巴士班次不足,而且多數是單層巴士,根本無法有效疏導旅客。再者,旅檢大樓入境大堂層只有餐廳及便利店各一間,食物供不應求,不少等車旅客反映又餓又疲累,有人打尖,有小孩嚎哭,好端端一項傲人工程,淪為走難似的飢寒交迫,可謂丟架至極。

運輸署對於監管失職例牌死撐,還好意思強辯該署緊急事故協調中心有密切監察往來香港口岸的公共交通服務,已經要求巴士營辦商調動巴士應付旅客需要,那麼香港口岸長時間有逾二千人等車,該如何解釋?官老爺這番官話無非在敬告各界,他既已提醒巴士公司加密班次,即已履行了監管責任,巴士公司有否照做,與他無關,有問題請別來煩我,要算帳該找巴士公司。

其實類似的交通安排大甩轆在啟德郵輪碼頭也不時上演,港官也是闊佬懶理。市民平日受盡無能港官折磨已經夠苦,難得出遊抖抖氣仍難逃一劫,港官若有自知之明,好應效法林鄭月娥「與領導人同行」那種敢行前的擦鞋決心,為市民多想、多走一步,方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