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義執言:沒有壓力哪有改善

港鐵荃灣線、觀塘線、港島線及將軍澳線的信號系統早前發生故障,在上班繁忙時間只能提供有限度服務,造成交通大混亂,港鐵應變表現備受社會批評。

筆者在立法會大會上批評港鐵應變太差,四線齊冧而港鐵的應變機制失效,很多市民不知道發生故障,更不知何時可修復。筆者質問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如果管理層做不到應變機制,是否應該一併罰管理層酬金及年終花紅?」陳帆表示,任何懲罰機制不應對修復、營運人員帶來大壓力。陳帆首先有偷換概念之嫌,筆者指的是「一併罰管理層酬金及年終花紅」,陳帆卻偷換成「懲罰機制不應對修復、營運人員帶來大壓力」。如此打着修復、營運人員的幌子,變相拒絕港鐵罰款機制應與管理層酬金及年終花紅掛鈎,難免令人質疑有偏幫港鐵管理層之嫌。

其次,陳帆說不應以罰款金額多少作為標準,認為罰則帶來甚麼後果更重要。長期以來的事實說明,港鐵的罰則太輕,欠缺阻嚇力。機制須改革,需考慮事故頻密程度,全面反映事故的嚴重性,並收阻嚇之效,以加強港鐵自我鞭策的能力。沒有壓力哪有改善?

此外,陳帆理解港鐵已就事故表達善意,日後提供半價(實際上是擇日一天)優惠。但有市民指港鐵日後提供擇日一天半價優惠是「搵笨」,只是史無前例四線齊冧事故的補鑊之舉。市民認為有需要再次檢討「可加可減」的票價調整機制,避免成為港鐵加價的擋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