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嶼山水域填海造地建新房,政府估計要四至五千億元,一生以搞基建聞名的商人胡應湘卻說只需二千二百億元,兩者相差約一倍。胡先生指出,新加坡的填海工程遠比香港進取,若填區區的一千七百公頃地亦要耗費五千億元,星洲政府豈不是老早破產?
香港政府活像紈絝子弟,花費就如潑水般,近年很多基建的造價都破了世界同類紀錄。早前,政府構思在元朗建一條行人天橋,建造費竟高達十多億元,天橋若真建成,將來或許可以成為世界「奇觀」。
基建費用高昂,是因為港府採用的往往不是最省錢和有效率的設計。以大嶼山填海計劃為例,政府的設計要建三十公里海堤,有基建專家指出,建十公里已經足夠,稍為修改一下設計,就可以節省大量成本。
另一個使基建價高的原因,是港府耗用的顧問費太多,是否值得,真是天曉得。高鐵香港段興建期間事故頻仍,我們聘用的是英國顧問公司,英倫三島本身是沒有高鐵的,由沒生過孩子的女人教你如何做媽媽,真是奇哉怪也。結果耗費天價請來外國顧問作指導的高鐵香港段,建設過程卻比內地高鐵段鬧出更多問題,這錢似乎是用得太冤枉。如果大嶼山真要填海,但願港府勿再重蹈覆轍。
若說二千二百億元的填海造價估計是太樂觀,那權當是三千億元吧,若政府真能有效控制成本,不要再瘋狂超支,則動用這筆錢是可以接受的。三千億元的工程若分二十年進行,平均每年一百四十多億元,百多億元有時只是政府拍賣一幅官地的價值,這就沒甚麼大不了。可惜,要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控制好成本,港府卻難以讓人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