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膠樽生產者責任制一直只聞樓梯響,有環保團體率先舉行回收試驗計劃,連續五個星期六於葵芳回收膠樽,每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飲品膠樽可獲回贈二角,成功回收約一萬四千個PET膠樽。團體認為,計劃反映經濟誘因可帶來明顯的回收效果,相信未來落實膠樽飲品容器生產者責任法規,可採納「按樽」做法,建議回收價為每個五毫。
綠惜地球於九月尾推出「回樽有賞」回收試驗計劃,團體表示,有拾荒婆婆於一個星期內收集了近六百個膠樽,她更表示:「如果有地方存放,可以收集更多膠樽。」計劃除了吸引葵芳的拾荒者,亦有石籬及荃灣的基層市民參加。收集膠樽的熱門地點包括球場、街市和行人路,有參加者於球場走一圈便收集到近三十個膠樽。
綠惜地球分析了頭四次收集到的八千四百三十七個膠樽,當中約四成是樽裝水,非水飲料則佔約四成七。項目主任章詠雯指,外國一些商戶已於飲品銷售處旁擺放回收設施,兩間國際飲品企業百事及可口可樂亦已提出減廢的目標及時間表,惟本地飲品生產商在減塑上仍未有承擔,建議本地企業推出減塑時間表,並出資支持在各區推出按樽計的回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