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網上流傳智障員工遭欺凌影片,殘疾人士就業情況再受關注。政府提倡傷健共融,鼓勵僱主聘請殘疾人士,惟殘疾人士失業率一直偏高,有輕度智障人士一直不知道勞工處協助就業,職場上屢遭歧視;有精神病康復者只獲該處協助安排兩次面試後就無下文。勞工處展能就業科只為不足百分之四的殘疾勞動人口服務,並只提供半年跟進,社福界人士直斥成效不彰。
「我冇搵勞工處幫手呀,我都唔知有呢個服務。」五十多歲的蓉姐為輕度智障及痙攣患者,一直擔任清潔工作,惟十多年來職場上遇到數不盡的歧視,「嗰啲阿叔唔做嘢,仲要笑我得一隻手……我哋呢啲做得啲咩呀?啲人咁講我咪只有忍。」默默耕耘的蓉姐只能回家痛哭。她曾在庇護工場工作,被社工發現工作能力高,獲安排到商場當清潔工,惟不久後,商場管理公司以她與商場形象不符,將她解僱。
因宣傳不足,不少殘疾人士並不知道勞工處就業服務,即使獲安排工作選配亦跟進不足。精神病康復者男方曾失業超過十年,早前到勞工處申請公開就業,惟獲安排見工後就無人跟進,「佢哋咪一開始畀咗兩份工我,失敗咗之後就冇再理過我。」為穩定病情,他需按時服藥,惟副作用極大,有僱主發現其病情後態度立刻轉變,「個老闆見我個人好呆,就問我係咪青山走出嚟,我否認但都無用。」他憤而離職,勞工處亦無再跟進其就業情況。
上月底,網上流傳智障員工被集體欺凌影片,沙田區屋苑垃圾站內一名輕度智障人士,收集垃圾期間,同車同事疑因不滿其手腳慢,大力拍打其頭部,並嚴厲喝斥,即使主管在旁亦未有阻止,上傳影片者指歧視情況已持續至少兩年。
「有啲公司係貪個補貼,過咗可以拎補貼嘅時間咪再轉過個殘疾人士。」全港殘疾人士勞動人口超過八萬一千人,但失業率有約百分之六,有社福界人士表示,勞工處服務不是由註冊社工提供,只能作簡單工作配對,加上服務只有半年跟進,即使有僱主補貼,作用亦不大。
扶康會副總幹事麥潤芸亦指,根據勞工處定義,殘疾人士穩定工作半年就是成功就業,跟進個案亦會被視為完成,殘疾人士之後即求助無門,容易失去工作,「上司或者同事或者工種有變呢?咁就會影響佢哋工作穩定性。」她表示,雖然有需要者可申請延長跟進服務,但情況少之又少,該會則以有限資源為部分人提供額外十八個月跟進服務,「但政府規定一年要收幾多個案,仲有成功公開就業率又有目標數,未必間間機構有資源可以做到。」
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直斥,政府只着眼於殘疾人士受聘與否,沒有考慮過相關配套,「政府個數係包埋做做吓嘢遇到意外變成殘疾(人口),我哋係想知道天生殘疾(就業人數)佔咗幾多。」他又批評政府沒有帶頭聘請殘疾人士,並建議可參考新加坡,鼓勵私人企業聘請後需安排人手跟進該員工工作表現及感受,嘗試不同崗位後再安排最合適職位。
勞工處發言人表示,過往三年,每年有二千七百至二千八百名殘疾求職者在展能就業科登記求職,當殘疾人士獲聘後,就業顧問會提供不少於六個月的跟進服務,過後仍需協助,並會因應實際情況繼續為僱傭雙方提供跟進服務。期間,若有殘疾僱員提出被歧視,就業顧問經該殘疾僱員的同意後,轉介予相關執法部門或機構跟進。
而該處過往三年沒有接獲殘疾僱員提出有關涉嫌違反《殘疾歧視條例》的投訴,故無轉介個案予平機會跟進。
文:陳綺雯/圖:甘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