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到病除:正確使用類固醇 紓緩發炎痕癢

說起類固醇,不少市民都會恐懼。然而,只要正確使用,能減少致炎物質產生、可紓緩皮膚痕癢及發炎症狀的外用類固醇對病情以及患者生活質素皆有幫助。

外用類固醇有不同劑型,如乳液、乳膏及軟膏,主要用於濕疹、皮膚敏感或牛皮癬。外用類固醇有不同強度,主要可分溫和、中度、強效及特強四類。值得一提是外用類固醇濃度不等於強度,例如有氟輕松的0.025%濃度雖比氫化可的松的1%低,但強度較高。溫和的類固醇藥膏,例如氫化可的松1%,適合用於輕度患處或皮膚較薄地方,而強效或特強類固醇藥膏如丙酸倍氯松0.05%,則只應短暫用於嚴重患處。

薄塗外用不會抑制免疫力

一般而言,只在患處薄塗一層及避免搽在傷口上的話,外用類固醇不會被大量吸收至體內而引起抑制免疫力、胃潰瘍或骨質疏鬆等副作用,毋須過分擔心。可是,若長時間或高劑量塗搽,有機會出現皮膚變薄、皮膚乾燥等副作用,故應按醫生指示使用。

另外,除非醫生指示,否則毋須用不透氣敷料包紮或遮蓋患處,免吸收過量藥物。同時,外用類固醇不應用於皮膚傷口及未治療的皮膚感染,如香港腳等真菌感染,免令感染範圍擴大。若對外用類固醇有任何疑問,請向醫生或藥劑師查詢。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

藥物教育資源中心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