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竭年輕化 周重5磅響警號

本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每年心臟衰竭新症料未來廿年間將倍升。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根據香港心臟衰竭資料庫數據推算,到二○三六年,本港每年心臟衰竭新症或達八千二百二十七宗,較一六年推算的四千多宗增加逾一倍。醫生提醒,外國有研究證實患者每重五磅,入院機會就會激增三倍,患者有每日上磅需要,一旦一星期重五磅或一日重兩磅,代表警號已響起,要加倍注意。

心臟科專科醫生陳藝賢表示,心臟衰竭是心臟在構造上出現問題,令心臟無法輸出足夠血液供應全身各重要器官,高血壓及糖尿病等皆為成因,若有呼吸困難、氣促、踝關節腫脹及疲勞等症狀,就已經可能患上心臟衰竭。

患者多缺運動 欠自我管理

根據資料庫,心臟衰竭患者年紀愈大死亡率愈高,存活率更會隨患者發病年期增加而減低。陳指,患者患病五年死亡率近五成,較腸癌三期及乳癌三期的五年患病死亡率高。雖然早有研究證實增重會令入院機會大增,但香港一六年一項研究卻發現一百零二名受訪病患者中,四成四人不知生活習慣與心臟衰竭入院次數有關,且大部分缺乏適量運動,更僅得一成三人常量度體重,顯示患者對自我管理認知及態度並不理想。

須每天度體重 控制攝水量

更令人擔憂是,心臟衰竭有年輕化趨勢,陳指自己見過最年輕的四十多歲已患病,因此建議患者要除按醫生吩咐用藥外,必須每天量度體重,發現有異常增加即代表健康「亮紅燈」。他叮囑患者要注意飲食控制體重,減少進食高脂食物及控制鈉和水的攝取量,一日吸取少於一茶匙鹽及不可飲用超過六至八杯水,控制病情。

在心臟病友互助組織「關心您的心」昨日舉行、呼籲各界關注心臟衰竭的《心累了》微電影首映及新聞發布會上,藝人譚炳文透露曾在香港及新加坡檢查三次心臟都沒發現問題,但去年因持續氣喘而入院,後確診心臟衰竭,他之後戒掉以前的壞習慣,現時身體狀況好轉,精神也比從前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