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頓大到不能倒 港府縱容何時了

港府昨日公布對沙中線承建商的處罰,但只是「罰酒三杯」,與公眾的期待大相徑庭。尤其對於禮頓這類政府合同多到做不過來的洋企業而言,暫停投標政府工程資格十二個月根本無關痛癢,輿論強烈不滿港府縱容,更有人批評「官商勾結」,顯然不是沒有根據。

沙中線是本港首條千億鐵路,同時也是豆腐渣工程的代名詞,工程嚴重延誤及超支且不說,自今年五月份起更連爆質量醜聞,包括紅磡月台「短筋」、土瓜灣站「削牆」以及會展站大面積沉降等連串問題,引起全城嘩然,被指監管不力的港鐵多名高層事後被問責「炒魷」。對於如何處理涉事承建商,港府高官一再放出狠話,強調「高度關注,嚴肅處理」、「不會不了了之」、「公眾安全不容妥協」,最嚴重的情況會處以「除牌」極刑。到頭來,港府的處罰雷大雨小,罪魁禍首禮頓固然被輕縱,另三間承建商也僅被停止投標資格三至四個月,與醜聞的嚴重程度、公帑損失之大根本就不成比例。

不難想像,禮頓管理層得知港府如此「處罰」,夢中都會發出笑聲。事實上,目前禮頓手上有七大政府工程,包括中環灣仔繞道、港珠澳大橋、蓮塘/香園圍口岸、將軍澳藍田隧道、東九文化中心等等,工程合約多到忙不釋手,禁止投標政府工程一年,對該公司的利益沒有任何影響,而一年後禁令解除,禮頓又是一條好漢。說政府的處罰不過是「打下手板」,還是太過誇張,因為打手板雖是象徵性處罰,但多少有點痛,而港府對禮頓的「處罰」簡直連一點痛感都沒有,與其說是處罰,不如說是縱容。何謂賞罰不明,何謂姑息養奸,港府處理沙中線醜聞可謂作出了最佳示範。

港府對禮頓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不能不令人質疑港府的「恐洋症」再次發作。禮頓是一家頗有來頭的洋公司,港英時代開始包攬大量官方工程,在業內具有壟斷地位,與港府相關部門關係密切,堪稱「樹大根深」。知情人士一早形容禮頓「大到不能倒」、「無人敢郁佢」,如今是一語成讖。更可惡的是,沙中線醜聞爆發以來,禮頓不是向公眾交代及配合當局調查,而是表現極為傲慢無理,從未面對公眾,有關主管人員更在關鍵時刻放假,逃避警方調查的嫌疑濃得化不開,說到底,這一切不都是港府慣出來的嗎?不就是有恃無恐嗎?

說起來令人唏噓,港英時代,洋人把持重要崗位,洋公司包攬政府合約,而回歸後這一切非但沒有改變,反有愈演愈烈之勢。特區政府迷信外來和尚會唸經,包括西九文化區等公營機構固然由洋人主理,利潤豐厚的政府工程也是洋公司的囊中物,甚至洋公司並不擅長的高鐵基建也是盤中餐。結果在港府不監不管之下,香港基建不僅是全球最貴,而且慢工出劣活,淪為世界級笑話,納稅人的血汗錢就這樣無休無止地被倒入鹹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