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射燈:開放學校設施政府黑箱作業

政府於一七年施政報告中,表明會鼓勵公營學校進一步開放學校設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並推行「開放學校設施推動體育發展計劃」,資助學校於課餘時間開放設施予體育團體。上學年該計劃成效欠佳,今個學年的成功配對率亦只有兩成。有非牟利團體欲參與該計劃卻被拒諸門外,直指門檻不公平、不公正、不公開,冀增加透明度。有立法會議員斥計劃「錯配」,未能切合真正有需要租用場地的團體,促請政府擴大申請門檻。

「學校操場可以做好多種類嘅運動,雖然冇康文署場地咁高標準,但嗰啲(康文署場地)係體育總會優先場地。」凝動香港體育基金總幹事江嘉惠坦言,不敢租用康文署轄下場地,以免與體育會及公眾「爭場」。惟今年該計劃「加碼」向學校提供上限十三萬元的津貼,她擔心學校因而優先借出場地予名單上的體育團體,進一步收窄租場選擇。

該基金成立六年,為領取書簿津貼、綜援,以及由社工轉介的學童,提供免費或相宜的長期體育培訓,鼓勵基層學童接觸體育活動。去年服務人數逾三百八十人,今年預計服務約六百人。江表示,面對租借場地的困難,現時主要租用社區中心及青少年中心、房協及房委會批出的場地及學校,指該計劃供求失衡,未有用盡學校資源。

網頁無清晰指引 團體申請無門

該計劃名單包括體育總會、地區體育會及民政事務局提供的體育團體。由於該基金非體育總會屬會成員,當局又未有公布名單的申請資格,甚至連民政事務總署的網頁上亦無該計劃資料,卻有同屬非牟利團體「上榜」,江嘆道「想申請都唔知點申請」,冀有關部門提供清晰指引,並將非牟利團體納入名單,長遠開放學校設施予公眾。

教育局去年邀請八百多間公營學校參與該計劃,當中一百三十多間學校表示願意參與,惟最終只有十五間學校與十七個體育團體成功配對,舉辦四十五項體育活動。觀乎一八/一九學年,政府擴展該計劃至直資學校,亦將合資格的體育團體由八十一個增至一百一十七個,同時增加津貼金額及活動項目。今個學年有意參與該計劃的學校共有一百三十多間,當中三十一間學校與二十五個體育團體成功配對,擬舉辦一百八十項活動。

議員斥需求錯配 促擴申請範圍

雖然成功配對的學校數目較去年增加一倍,惟整體配對率僅兩成。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配對率低並非反映租用學校體育場地的需求少,反而是該計劃「錯配」,「難得有學校提供場地,但體育總會需要嘅場地未必係學校提供到,而有需要嘅地區組織又未必能夠提出申請。」他認為,該計劃原意能推動市民的體育發展,相信不少人欲租用但未能參與,建議政府擴大申請範圍,善用學校場地。

民政事務局及民政事務總署發言人表示,鑑於有學校及家長憂慮學校開放設施可能會帶來保安及運作問題,故該計劃現階段開放予四類合資格的體育團體申請,包括(一)獲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認可的體育總會及現正從康文署管理的「體育資助計劃」獲得恒常資助的體育總會;(二)體育總會的屬會成員;(三)地區體育會;及(四)受康文署資助的體育團體。發言人又指,若其他團體有意租用學校設施舉辦體育活動,可透過與合資格的體育團體合作參與該計劃,或在該計劃以外主動聯絡學校申請租用校舍。

圖:關萬亨

文:江潮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