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後錯判形勢 政府漠視打工仔

官方的詮釋中,競爭力只着眼經濟發展。然而提升競爭力的初心,本應是帶領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為市民帶來「幸福感」和「獲得感」。可是香港的經濟增長,主要來自資本增值的數字遊戲,而非生產力的根本性提升,因此人工勉強追上 通脹,但樓價、租金卻以幾何級數飆升,幸福感自然付諸流水。

時代急速轉變,極端氣候成了必然趨勢。若政府只故步自封,未有提升風前預案及風後評估,那是失去競爭力的表現,即是爭取市民支持的力量。去年「天鴿」已給我們作了預演,因此「山竹」來襲前的跨部門預案,確實令市民眼前一亮。只可惜這個優勢,由於風後錯判形勢,輕視災後的交通混亂有別於以往的颱風,被猛烈批評為虎頭蛇尾。一瞬間的逆轉,絕對不是拿誰出氣那麼簡單,箇中關鍵,是市民有否感到「被重視」及「被保障」。交通未通便要上班,打工仔成了天災的代罪羔羊,當然是難咽之氣。

倡研停工令 增防浪措施

風後工聯會提出,(一)要研究停工令的法理依據,更遞上私人條例草案;(二)要為領取最低工資的政府外判工,提供風後的辛勞津貼;(三)為屢受風浪侵襲的地方,加設防浪措施。三件事都是要求政府加強重視及保障市民。只可惜政府的畏首畏尾,在剛剛討論風後應對的特別內會中表露無遺。張司長的回應只着眼於風前工夫,風後的應對卻乏善可陳。筆者的嘮叨,源於在去年「天鴿」後,在東區區議會已經提出,要為杏花邨及早研究海上防浪及弱波措施,可是執行部門指未獲政策局指示,便不了了之,猶如太極高手。

追查海上垃圾 設法攔截

還有那些數之不盡的海上垃圾,部門有否研究它們的來歷?既然全是浮在海面的垃圾,是否有方法在海上攔截?而不是吹了上岸後,便把海上垃圾變成私人垃圾?本應在「天鴿」後便要跟進的事情,為何「山竹」過後仍是謎題?是因為政府在「天鴿」後心存僥倖,深信三十年一遇的「天鴿」難有下次?若真如此,在再有下一個超強風暴來臨前,市民是否只能望天打卦?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