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是個好東西,但落在庸官劣吏手裏,神奇都化為腐朽。「四電一腦」徵費計劃實施至今兩個月,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尤其是港府厚此薄彼,只「欽點」及資助一間回收商提供上門回收服務,結果在求過於供下,人手固然不足以應付,儲存場地更是極速爆滿,「廢電圍城」的失控場面已悄然上演。
目前的持牌回收商共有五個,但只有「歐綠保」上門回收,並同時兼備儲存、處理、再加工或循環再造的條件,故全港絕大部分「除舊」廢電器皆由歐綠保接收。問題是,雙拳難敵四掌,由一間回收商包攬幾乎全港所有廢電器的回收及拆解工作根本不切實際,最終只會造成消化不良。果不其然,歐綠保位於屯門環保園的儲存場地已告爆滿,新接收的廢電器只能移師前九龍灣綜合回收中心,但中心很快亦「電滿為患」,不勝負荷,正好應驗了「以有涯隨無涯」,沒有好結果的古訓。
最令人困擾的是,市民購買新電器後,歐綠保不能同步除舊,所謂三日上門亦不過說得好聽,不少消費者要等一星期甚至更久。至於商業機構若不是購買新電器而需除舊服務,歐綠保更要「儲夠四件」才肯上門。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不是另請其他回收商接收廢電器,變相雙重付費,就是要自行想辦法處理,結果全港多區垃圾站皆見廢電器被胡亂棄置,甚至連西貢的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都有,「四電一腦」計劃形同虛設事小,引發生態大災難事大。
出師未捷身先死。原本為了環保着想的政策,如今竟淪為更不環保的幫兇,港府鼠目寸光、眼高手低絕對難辭其咎。須知道,任何政策都必須有全盤規劃和配套支持,港府倉卒推出計劃,卻天真地以為一間回收商足以支持全港回收需求,到頭來引發更多亂象,如果不是閉門造車,就是別有用心。正如回收業界指出,港府全力扶植及補貼一間回收商,未經公開招標就批出九龍灣用地,只會製造不公平競爭甚至一間獨大的壟斷局面,加上環保署審批牌照歎慢板,其他回收商想分一杯羹都難,當中是否涉及官商勾結,很難不被人質疑。
事實上,香港每年生產的廢電器多達七萬噸,但歐綠保的廠房每年處理量不足一半,全面開放市場,讓更多回收商參與「造大造闊個餅」,可謂刻不容緩,同時讓消費者有更多選擇,長遠而言亦能減輕回收代價,何樂而不為?偏偏港府置若罔聞,市民付出金錢代價,胡亂棄置的廢電器卻遍地開花,簡直冤哉枉也。
這些年,港府視徵費為環保唯一之途,膠袋要徵費,排污要徵費,建築廢料要徵費,四電一腦要徵費,家居固體廢物要徵費,遲些連飲品膠樽、玻璃樽都要徵費,簡直到了欲徵之費,何患無詞的地步。本來,市民不介意付出,但也要付得其所,港府一味寓禁於徵,視之為靈丹妙藥,卻沒有配套配合,教育宣傳固然欠奉,源頭減廢更是說多做少,環保毫無寸進又何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