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華性」丟棄不了

內地製作的清宮劇《延禧攻略》在兩岸四地熱播,引發網民熱烈反響,有台獨政客又是陰謀論上身,認為這是大陸的「統戰工具」,此劇的走紅多多少少呈現了台灣人民「華性」未解的現象云云。一部娛樂性質的電視劇而已,有必要如此上綱上線嗎?台灣不是對本身的民主制度很有自信嗎?為何老是擔心被大陸統戰?

有網民嘲諷台獨政客有「被害妄想症」、「吸獨吸到腦殘」,一點也不誇張,政治偏見既可以使人變得愚昧無知,也可以使人變得狂躁不安。台灣之所以一直紛擾不已,爭鬥不休,正是因為社會高度政治化,不少人被政治偏見蒙蔽了雙眼,影響了智商。這位台獨政客指台灣人民「華性」未解,甚至認為「華」對台灣的主體性是「有害的物質」,既然如此,為何台灣還要使用中文?還要講閩南話?難道中文和閩南話不是「華」的東西?

兩岸同文同種同宗同祖,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除非改變基因,否則台灣人的「華性」永遠也解不了。其餘不說,台灣向美國採購的兩艘佩里級護衞艦,分別以「銘傳號」和「逢甲號」命名,就是「華性」未解的最佳證明。劉銘傳是清朝淮軍將領,後來領兵在台灣抵抗法國軍隊,並擔任台灣首任巡撫;丘逢甲做過清朝官員,後來在台灣組織義勇軍抗日,最終回歸祖籍地廣東嘉應州。兩人身上都帶有鮮明的中國烙印,可見不管台灣當局如何去中國化,始終還是無法丟棄「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