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山上:趕絕「發樓寒」

香港人有「發樓寒」的通病。小島地少人多,在這裏貧無居很常見,富戶同樣居不寬,人人都在為樓做奴隸。近日新盤有售,坊間指價格與同區二手盤售價相若,一時之間,樓市轉勢、辣招要放寬的推波助瀾輿論也湧現。

近年港府多次向樓市出招,但樓市熾熱多年不變,即使去年美國已經開始加息,港樓仍然熱氣騰騰。直至中港股市急挫、環球經濟不穩,及中美貿易戰令市場波動,物業市場才有降溫之勢,但病人熱度僅稍降,有人就急急要醫生停藥,這不是前功盡廢、助紂為虐嗎?

地產界對樓市加辣政策一直有怨言,批評有關政策令本港樓市成交量減少、資產市場不健康等,他們的憂慮或是行業性一時調整,比較一下港人在高樓價下所受的苦,及社會因此付出的代價,孰輕孰重不需多言。

港樓之貴,早已冠絕全球,畸形的樓價不但綁架了香港的競爭力與生產力,更加綁架了萬千打工仔的人生與年輕人的未來。香港地怪事多,怪現象更多,這個小城的青年,還沒成人或還在大學學習,已經一門心思鑽研居住問題,有人早早開始申請公屋,有人研究租樓攻略,有人研究劏房僭建高招,更多人看着節節高升的樓市怨氣沖天。

被房地產綁架的社會,普遍有以下的通病:投資人只看房地產成本,不重視未來及人力培訓投資;社會炒風熾熱,短視風氣趕絕創新及研究;高樓價增加生產成本,吞噬了可持續發展的資源。

九七年一役,香港被房地產泡沫爆破擊倒,不少家庭經歷十多年負資產困擾才逃出生天,不旋踵又因○八年環球金融海嘯、美國大印鈔票放水,令香港陷入資產虛浮、樓價再攀高峰惡境。當年的傷疤還沒好,重病又來襲,如果政府腳軟,急急研究撤辣減辣,恐怕香港人的「發樓寒」更難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