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韻清報道】近年「電子奶嘴」成為不少兒童的玩伴,小孩還未學會說話已經機不離手,有小學三年前開始實行「滔滔校園」計劃,提供學生各種訓練說話能力的機會,如朗誦、校園電視台及司儀計劃等等。小六生劉潤楷本是怕醜仔,「上堂驚舉手發問,驚講錯畀人笑」,加入成為校園電視小主持人後,慢慢學會表達自己,現如新聞主播一樣對着鏡頭侃侃而談,或是扮鬼扮馬演短劇,口齒清晰,說起話來滔滔不絕。
位於粉嶺的方樹福堂基金方樹泉小學兩年前開辦校園電視台,製作校園新聞節目及短劇等等,現時有十多名成員。成員劉潤楷每日玩半小時手機,身邊同學甚至玩三小時,有同學即使坐在一起也寧願傳短訊對話,也有同學見面時如陌路人,但卻會在網上聊天。
負責訓練電視台小主持人的合約駐校社工詹慧敏指出,學生慣以短訊溝通,因此說話聲量較細且缺乏語調,學生初嘗試採訪時「好驚青、口窒窒」,甚至突然噤聲,活動正好讓他們增加與人溝通的機會,他們以往聊天話題多圍繞手機,現會專注討論拍攝內容。
該校校長戴順有認為,學生成「低頭族」會有礙溝通能力發展,也減少與家人溝通的時間,因此說話訓練要融入生活,大部分學校只會挑選部分學生參加朗誦訓練,但該校全部學生每逢星期五皆要練習朗誦。曾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平時不願說話,集誦時卻願意開口,老師皆感到非常感動。該校家長教師會委員朱女士指兒子上年不喜歡集誦,但今年提起集誦訓練時已是滿臉笑容。有數學堂更安排小五生到社區收集街坊對新商場用途的意見,培養他們接觸陌生人的技巧。
戴校長指集誦非為比賽,而是希望鼓勵學生多嘗試及增自信心。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即將開始交表,他指,每年皆有不少家長叩門望入小一,但因學校班房有限,今年三班六年級畢業後會騰出三個課室,來年會收三班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