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二十一年,政府管治無能,社會亂象叢生,港人叫苦連天,本報特別設立「香港沉淪」評論版,一方面揭示亂象根源,全方位監察政府施政,同時讓社會各界就不同議題表達心聲,包括提出可行政策或建議,為現時紛亂不休的政治、經濟局勢,以及市民關心的民生議題把脈。
強颱風山竹絕對是百年難得一遇的風災,不單止重創香港,更將防災漏洞暴露人前,揭示政府部門各自為政,缺乏協調的情況。風災翌日,筆者落區巡視只看到一位食環署清潔工獨自清理街道,遂向部門要求增援,署方稱人手不足,只應允盡量安排接更。至這兩天有路政署人員清理樹枝,惟部分地區非屬署方管轄,只能「拍膊頭」請求前線幫幫忙清理多一些,為求盡快回復市面狀況。但十個煲只有五個蓋,如何能夠清理妥當呢?政府事前大肆宣傳作預警,災後卻無跨部門合作,又要市民情何以堪呢?
作為區議員,十分明白部門與部門間的分工,政府只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路政署管理樹木,但當塌樹處處,有食環人員在場時,只好厚顏請求盡量幫忙清理。而所謂的「拍膊頭」絕不應該出現,每拍一次代表為前線人員增加額外工作,甚至會演變成官員公開聲稱「前線已解決問題,做得很好」,但實際絕非很好。部門各自為政,各家自掃門前雪,高層不了解前線苦況,鴕鳥地認為處理得很好,政府失調,災難只會無限輪迴。
山竹來勢洶洶,政府史無前例提早作預警,好像沙田民政處很早便向區議員、鄉代表、互委會發放訊息,預料城門河會水漲,又着大家要小心。不過,當山竹來臨時,城門河急速水漲,附近地區水浸及膝,居民求助議員,筆者與同事向民政處求救,民政處才驚忙處理協助居民疏散。災後民政處亦未能啟動善後工作,經區議員三催四請才安排食環署清洗消毒災區,但數十戶曾大屋舊村水災影響的居民,在災後三日仍未見到民政處有援助方案,民政處「齋噏唔做」,再多預警亦徒勞。
風災後人人高呼「自己社區自己救」,筆者雖讚揚有關行動,但卻並不鼓勵此舉,擔心一旦再有塌樹或意外,到底是由誰負責?政府會負責嗎?還是動員者去負責?議員辦事處的保險能覆蓋嗎?這也是值得注意!山竹離去,政府則應吸取教訓作嚴正檢討,包括成立防災應變小組,負責災前預警及善後,更可考慮特事特辦,如在垃圾轉運站省去既有程序,盡快接收垃圾,騰空車輛協助清理等。但願未來兩星期可完成全港災後清理工作,令香港盡快復原,莫再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