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質疑海洋垃圾膠樽國產歸入港產

海上垃圾污染日益嚴重,環保署於一五年曾公布《香港海上垃圾的源頭及去向調查》,按照廢物包裝的字體識別垃圾來源地,最終得出九成五源自本地,來自其他地方的膠樽只有百分之五,但有環保團體於今年七月進行同類調查,結果卻發現簡體字膠樽佔多達三成八,推算簡體字海洋垃圾重達五千七百公噸,相當於三百五十六架雙層巴士的重量。環團質疑報告把無標籤膠樽也歸入港產,令結果存在偏差,嚴重低估內地廢物對香港的衝擊。

綠惜地球今年七月發起「短命膠運動」,在全港多個海灘淨灘時收集共一千七百七十六個膠樽,發現當中有五成五屬繁體字品牌,而簡體字膠樽亦多達三成八,以此比例推算,則簡體字海洋垃圾達五千七百公噸,若以每輛巴士重十六公噸計算,相等於三百五十六輛雙層巴士的重量。至於無標籤的膠樽則撥入其他類別,佔百分之七。

促兩地政府立法全面回收

綠惜地球總項目主任章詠雯指出,該會調查結果與政府調查海上垃圾來源的報告存在偏差,導致結果有所不符,嚴重低估內地廢物對香港的衝擊。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並指出,擔心政府的做法會將來源地結果「嚴重溝淡」,內地政府會因為低比例,而對處理區域海洋垃圾掉以輕心,促請兩地政府加快生產者責任的立法工作,以及全面改善廢物回收措施。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