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歸二十一年,政府管治無能,社會亂象叢生,港人叫苦連天,本報特別設立「香港沉淪」評論版,一方面揭示亂象根源,全方位監察政府施政,同時讓社會各界就不同議題表達心聲,包括提出可行政策或建議,為現時紛亂不休的政治、經濟局勢,以及市民關心的民生議題把脈。
將軍澳人硬食堆填區三十年,本來已對政府怨氣甚大。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政府信誓旦旦今年關閉的137區臨時填料庫,突如其來的申請延期五年,令將軍澳人對瀕臨誠信破產的政府更是死心。
填料庫是暫存填海用建築廢料及泥頭的地方。二○○二年,因當時全港整體性需要,政府向西貢區議會要求於將軍澳137區設立臨時填料庫。當時區議會為「大局」讓其臨時設立,直至二○○八年政府申請填料庫延期時,西貢區議會多名議員已指出以後不可以再延期。
二○○八年將軍澳人口只得三十五萬三千,如今已近五十萬。過往,政府曾多次回覆本年底關閉137區臨時填料庫,卻突如其來再申請五年延期。一個大話呃足十六年,部門違反承諾如食生菜。不禁令將軍澳人慨嘆,政府蹉跎歲月,永遠到最後關頭才趕交功課,結果犧牲了地區民生。
填料庫的設立,對將軍澳、甚至鄰區觀塘造成嚴重的環境、噪音滋擾及交通影響。填料庫每日引來數千架次運載泥頭的重型車進出當區、途經將軍澳隧道、環保大道多個大型屋苑,當中不但加重隧道負荷及塞車,更發生不少涉及泥頭車的交通意外。這些泥頭車猶如道路炸彈,超速超載不在講,很多時更一路行一路漏泥,其他駕駛者人心惶惶。市民曾提出數項要求,包括提升水路運載泥頭比例、在重災區環保大道加設行人天橋、快相機打擊違法泥頭車等避免意外發生,惟過往被政府一一拒絕,直至最近申請延期填料庫之時,政府才呃呃氹氹表示「可以傾」,可惜無人再相信「大話精」。
填料庫位於將軍澳137區,為一百零四公頃珍貴土地,當中八十公頃在前年的《施政報告》已建議重新規劃作近十萬人的新市鎮。如過往政府能加快釋出泥頭關閉填料庫,有關新市鎮規劃必然可以提早上馬,紓緩現時社會住屋問題的燃眉之急,加快公屋輪候冊名單。另一方面,當中十公頃亦已規劃作海水化淡廠,有關研究已接近完成。可惜,政府卻沒有妥善分辨民生的緩急輕重,選擇以此珍貴土地作堆泥頭之用。
事實上,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填料庫之泥頭主要用作機場三跑工程、東涌新市鎮擴展的填海之用。有關填料工程位於新界西,137區填料庫卻位於香港東面,有約四十公里路程之遙,一東一西,造地成本自然上漲。相反,九月四日西貢區議會審議填料庫延期之時,多名區議員已表示政府應考慮改為在機場三跑道工程附近設填料庫,不但遠離民居,而且更合乎真正經濟及成本效益。
政府在延期填料庫一事,違反承諾如食生菜。十六年來,政府不斷出口術,將軍澳人一次又一次錯信,今次政府更公然違反本年關閉填料庫之承諾,活生生上演一齣「狼來了」。除非臨崖勒馬,遵守承諾,否則政府日後即使如何補救,將軍澳人也不會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