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規劃着手 解決公營醫療「三不」

近年在新聞報道的公立醫院醫療事故,集中點已經不再是宗數多少,而是事件的離奇程度有多高。

從病人角度去看這個情況,自然會覺得是人為錯誤,不可寬恕。旁觀者多會在社交媒體留言:「冷血、無能」。

本港的公立醫院由醫管局負責統籌,分由七個地區形成的聯網管理,聯合地區的醫院和診所提供服務,醫管局是全港最大的僱主,擁有近七萬五千名員工,包括六千多名醫生和二萬五千名護士。人員眾多,但是面對的「顧客」亦不少,每年住院人次達八百萬,急症室超過二百二十萬人次。

人手資源不足應付龐大需求

要找出醫療事故頻生的原因殊不容易,但我們可以肯定是以下原因造成。

1. 醫院人手青黃不接

公立醫院是剛畢業醫生和護士的事業起步點。當經驗和資歷隨時間提升,當他們面對工作環境惡劣,和私人醫療機構招聘人手時,這些人員便會帶着無價的工作經驗離開公立醫院,投身私人醫療機構,再也不回頭。缺少這些富經驗的專業人員去帶領工作和教導後輩,醫療事故便容易產生。

2. 醫療資源不足

從急症室服務經常嚴重延誤,可以見到市民對公營醫療的需求甚高,但見到政府在處理此事情上,只以加價去期望達到減少使用的目標,效果是事與願違。

每年政府撥入醫療開支約五百多億,除用於人手開支上,餘下的則用作藥物及各項大小工程項目上。不過,我們看到醫療人手不斷流失,即使加入新血,亦難以填補空缺。雖然政府眼見這情況逐年發生,但在不同的大白象工程上繼續大灑金錢,未有認真思考長遠醫療規劃。

更甚的是,香港每日從內地輸入一百五十名居民,但醫療開支並未按比例增加,不少這些新來港人士只會依賴公營醫療服務,令公立醫院百上加斤。

3. 內耗不絕

現時公立醫院的醫療團隊內其實充斥很多你爭我鬥的現況,權力鬥爭不絕。不少職員意興闌珊,另覓工作。加上醫管局追求認證計劃成果,結果令員工工作百上加斤,未能優先處理病人的需要,忙亂中容易出錯,造成對病人的傷害,甚至喪失性命。

看來,解決醫療事故不絕的情況,必須要從長遠醫療規劃着眼,注入充足的資源,重視醫療人員的士氣,才可以見到曙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