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減兩成 港麻雀陷絕境

麻雀隨街可見,但有團體發現本港麻雀的數量原來已較往年銳減。香港觀鳥會指出,今年樹麻雀數量較去年勁減逾一成六,創有紀錄以來新低,估算香港現時約有廿五萬隻樹麻雀,較去年的三十萬隻少。觀鳥會相信麻雀數目減少,或因香港今年春天陽光充沛及較乾旱,未能誘發牠們的繁殖行為,亦令牠們的食物如昆蟲等數目減少。

觀鳥會昨公布《全港麻雀普查2018》結果,普查由二○一六年起舉行。今年的普查於五月其中四日進行,共有二百六十名普查員參與,他們沿七十八條普查路線,記錄麻雀成鳥、幼鳥數目及行為等。

逾七成路線麻雀量跌

普查路線覆蓋全港十八區,每條長約一公里,共記錄到三千八百多隻麻雀,由此估算麻雀數量由一六年的三十二萬隻,跌至今年的僅廿五萬隻,跌幅逾兩成。

香港觀鳥會高級研究專員彭俊超指,今年七十八條普查路線中,逾七成路線所錄得的麻雀數量均較過去兩年少。他解釋,麻雀一般於三月及四月開始求偶和築巢,幼鳥於五月時已成長及離開鳥巢。然而今年首五個月雨量較過去兩年大幅下降,異常乾旱的春天或未能誘發麻雀的繁殖行為,令幼鳥延遲出生及離巢,成鳥需留在鳥巢中育雛,調查員亦因此較難觀察到。

樓宇密度高有利築巢

彭又表示,雖然麻雀已適應城市生活,但天氣變化或小型旱災,仍對牠們有很大影響。他推斷,持續乾旱天氣亦可能影響麻雀的食物如昆蟲及種子等供應,部分較弱的麻雀或未能適應轉變而死亡。調查又發現,十八區中,以深水埗、屯門及油尖旺的麻雀平均密度最高,彭指由於該些地區建築密度較高,有利麻雀築巢,特別是建築物中的屋簷及冷氣機底等,有八成六的鳥巢均築於人工建築物上。

彭俊超強調,暫未能確定麻雀數目下跌是否已成趨勢,但跌幅之大值得關注。而常見的鳥類容易被人忽略,相關的調查亦很少,他希望此一調查可作指標,令市民更關注麻雀的生態,將來可再擴大麻雀普查的規模。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