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早起身見頭暈兼氣促,勿以為只是未瞓醒或人有衰老,可能是心房顫動向你發出健康警告。一名退休人士五年前經常起床一刻會眼前一黑,跑數步就氣來氣喘,到一次因感冒求醫,才發現心跳減慢,確診為心房顫動,需急施手術治療。心臟科醫生提醒,早期心房顫動個案若及早接受心導管消融術治療,可減低中風及死亡率,但部分個案無明顯或只有易被忽略病徵,患者因而錯過黃金治療期。
五十八歲的楊先生在確診心房顫動前半年,身體經常出現不適,早上起床無故頭暈,靜止一會才好轉,而跑步廿年的他也突然感到體力大不如前,連慢跑都辛苦,只能慢行。
病徵出現之初他未加理會,結果在一次感冒求醫下,發現心跳每分鐘只有三十餘下,轉介到心臟科才驚悉患心房顫動。確診初期,楊獲處方控制心律及薄血藥物,但效用不佳,最後接受心導管消融術治療病情才獲改善,現時已能進行滑浪及跳傘等刺激運動。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心臟科顧問醫生馮永康說,糖尿病、冠心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慢阻肺病病人是心房顫動高危一族。此外,年紀大也會推高風險,香港六十歲以上人口就有三萬名房顫患者,而房顫病人中風風險較常人高五至七倍,死亡率亦高兩倍。
心房顫動治療以服用控制心律藥物為主,但馮指,只有四成多病人服藥後可完全控制症狀,且藥物可能令肺部或肝部產生毒性,而早期個案可選擇心導管消融術,成功率達八成,且能長期控制心律不正,甚至擺脫藥物依賴。今年二月國際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研究發現,若房顫病人在早期階段接受心導管消融術,較服藥病人明顯減低死亡率。
心導管消融術屬微創手術,由腹股溝或頸部植入導管並經血管進入心室,以射頻矯正心臟錯誤的傳輸訊息,控制不正常電子脈衝,病人只需局部麻醉。不過,馮強調藥物仍是房顫標準治療,建議病人在藥物無效時才考慮接受消融術,而該手術也有一定風險,包括百分之一的中風風險,病人要衡量需要再作選擇。
記者鍾君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