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本來不是甚麼洪水猛獸,殖民地時期香港的繁榮,一定程度上也是有賴來自中國內地的難民促成。但難民有真有假,不循正常渠道來港的,不全是真正的難民。況且即使是真難民,如今時移勢易,香港的人口急速膨脹,人口密度已近乎全球最高,是否適合再當收容港,實在成疑。
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香港有錢,但沒地,本地最少有數十萬人口要居於劏房之中,坦白說,不少劏房戶的處境,不比難民好得了多少,我們自顧尚且不暇,還要繼續保留收容港的角色,任由問題惡化,這豈不是成了弊政。偌大的香港,居住環境擠迫是頭號問題,若繼續無止境地接收難民,對人對己都無好處,香港是時候要檢討政策了。
基於人道立場,對真正的苦難者撒手不管固然於心不安,也不符合香港人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正如前面所說,香港沒有地方,但尚算有點儲備,特區可以取消難民收容港的地位,每年再撥出一筆金額捐助聯合國難民組織,讓他們全盤擘劃,用更妥善的方法去處理南亞難民問題。
說實話,聯合國屬下的難民組織至今尚欠香港十二億元,那是殖民地時期,香港為處理越南難民問題而替聯合國墊支的。算了,與人為善,特區政府就將這筆數一筆勾銷吧,權當是香港社會對難民表達的一點心意,聯合國將來有錢,也不必還我,就用在更能幫助難民的地方去吧。
至於現有的南亞難民,特區大可倣效殖民地時期,設立難民營集中管理。如果難民一定要住進禁閉式營房,不像如今般活動自如,部分假難民斟酌之下,就會寧可接受遣返,這便能大大紓減香港社會的壓力。仍留在禁閉營的難民,港府應加快審核程序,相比起美國,香港在這方面的工作效率實在慢得嚇人。美國審核難民的程序大多會在數十天內完成,不像咱們,曠日持久,有時一拖多年,一旦拖過了六七年,不少難民往往便獲批長居香港,這豈不是又大大加重本地的人口負擔?
法令依時而作,制度各順其宜,舊有的政策不合時,就得因應環境為變。南亞難民已成了香港社會的大患,問題嚴重性不亞於當日的越南難民,港府是時候要改弦更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