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的官員不可靠,香港居民可倚靠誰呢?政黨和立法會的政客,回歸以來都起不了制約、督促政府官僚的作用,今後能期望他們脫胎換骨嗎?而議員進入行會、當上問責官員,他們能令政府及所屬工作政策範圍有變化嗎?
殖民地時代的社區運動、壓力團體,今天不是被吸納進政黨,便是走向意識形態的政治化,服務社區變成為政黨選舉服務,為爭取曝光而進入建制。而新興的關注組、環保組織,令人擔心它們是否真的如過往的壓力團體那樣,是為服務社會而自發組織起來?抑或背後有政治和資本勢力介入?
香港的本地政治變成資本化、利益化、選舉化,本末倒置,社會的長遠利益、基層居民的利益都被扭曲、忽視。政壇上的紛紛擾擾,其實只不過是個別利益的衝突、爭執,與社會整體發展不是無關,但破壞多於建設。號稱工黨的,真的是為廣大勞動工人爭取權益嗎?抑或只是扮演政治反對派,體現掌權者個人的政治取向、喜惡,不惜收取資本勢力的錢而放棄原則?維護工人權益的,也不敢在大處着力,抗衡資本勢力和官僚對廣大勞動工人的打擊與傷害,美其名為顧全大局,問題是誰的大局?
或許香港社會可倚靠的是遠離本地資本勢力與既得利益,從宏觀、從國家層面來看香港發展的中央政府。但中央熟悉香港實情嗎?真的不為資本勢力與既得利益所瞞騙和左右嗎?或許港人只能自求多福,不要坐以待斃。最佳合作夥伴還是只有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