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奧林匹克委員會七月廿四日在北京召開臨時理事會,以台灣正發起「二○二○東京奧運正名公投」為由,在會議中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以七票贊成、一票反對、一票棄權,通過取消台中主辦二○一九東亞青運。
這當然是中共出手打壓台灣的結果。不過,台灣當局的即時「反制」措施竟然是:暫緩金門廈門通水典禮,犧牲金門民眾的用水權益。
金門長年缺水,由於難從台灣本島跨海接管,後經兩岸達成協議,由行政院、金門縣政府及對岸三方出資,自廈門接管引水至金門,經過數年接管完工,並將於八月三日舉行通水典禮。行政院陸委會日前表示:現在因為「時機不對」,不宜舉辦「通水典禮」。兩岸通水並非單純的民生議題,特別是年底縣長選舉前,兩岸通水的政治味更濃。民進黨擔心的也許是,金廈水源不斷,在民生需求更仰賴對岸,金門只會離台北更遠。
按照中華民國憲法,主權涵蓋包括大陸地區的全中國,但治權僅及於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地區,四九年之後的中華民國除了「台灣省」還有「福建省」,後者有效轄區有位於閩南的金門與閩北的連江(俗稱馬祖)。四九年以前福建省政府設於福州,四月共軍渡過長江,七月省政府遷往廈門,八月遷至金門。國民政府遷台後,分別在金門馬祖成立「行政公署」,五六年七月在金馬分別成立「戰地政務委員會」,直至九二年金馬地區實施戰地政務三十六年,比台灣晚五年才解除戒嚴。終止戰地政務後金門與連江兩縣回歸省政府管轄,省府於九六年元月遷回金門辦公,翌年兩縣實施地方自治,分別選出第一屆民選縣長,省府的角色愈趨模糊。
到了九九年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修正地方制度法限縮省政府職權,「福建省政府」變成行政院派出機關。民進黨二度執政後,既然主張「台灣獨立」,當然不可以再有一個「福建省」,於是去年便將「福建省政府」降為「金馬聯合服務中心」,行政院更於上月決定明年起不再編列「省府」預算,「福建省省府」乃由虛級而泡沫,「台灣省」在李登輝時代已經被「凍」,如今民進黨則要「廢」仍有金門馬祖兩個縣的「福建省」,進一步架空「中華民國」,那麼金馬兩縣此身誰屬,在台灣本島的中央政府恐怕還是需要講明白說清楚。
孤懸海上的金門馬祖曾幾何時是守護台灣的兩大門神,是捍衞中華民國的軍事基地,從四九年到五六年間,金門馬祖成為中華民國「台澎金馬復興基地」的前線,沒有四九年十月古寧頭戰役與五八年八二三炮戰的獲勝,便沒有今天的台灣。
台灣的行政院長賴清德最近提出中國的「三大錯誤」和台灣的「四大策略」,來回應中共對台灣的封殺。他指中國的「三大錯誤」:包括改變鄧小平韜光養晦路線,引起區域緊張;用不公平貿易手段攫取各國專利,引爆中美貿易大戰;以及在兩岸政策上,忽視了總統蔡英文的善意。前二者屬美中兩強博弈,台灣本來就無從置喙,而所謂「忽視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的善意」卻有點自說自話,因為在中共而言,兩岸關係之所以陷入僵局是源於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此外為了加強遏制台獨,便要全面孤立台灣,封殺其在國際的生存空間。
面對中共的打壓,賴清德以空洞的「四大策略」回應,那就是「壯大台灣、鞏固台灣、宣揚台灣、團結台灣」。究竟如何壯大、鞏固、宣揚台灣,他並無具體說明,但「團結台灣」的策略則必然是「假大空」,主辦東亞青運「被取消」,報復對岸的手段竟是「金廈斷水」,台灣社會只會進一步撕裂。不過,這才是民進黨「怯於抗赤、勇於滅藍」,用以鞏固政權的「最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