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購買東江水多年,但水質問題屢惹關注,有建議港府應興建更多海水化淡廠以提供淡水。新民主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昨與傳媒茶敍時表示,政府近年花費數十億港元更換老化喉管,又年花數十億港元購買東江水,認為政府理財如「倒錢落鹹水海」,應有規劃地進行有助長遠發展的基建,建議倣效新加坡設置海水化淡廠,以減少依賴東江水。
西貢區議會及荃灣區議會早前分別到新加坡考察,新民主同盟多名區議員亦有隨行,昨與傳媒分享考察成果並介紹污水過濾後轉化成的「再生水」。荃灣區議員譚凱邦指,新加坡預計二○二○年前有五個海水化淡廠,當地又在城市內設置多個水塘,其中一個地方格局如沙田城門河,認為當地政府大力推展人水共融,善用水資源,反觀香港則打算在元朗明渠上建天橋,「講出嚟都覺得羞家」。
他又指,港府購買東江水的議價能力低,如長遠增加海水化淡,甚至設廠製造「再生水」,即將污水過濾變成淡水,倣效新加坡加入水塘水提供全港市民飲用,可減少受制於內地水源。惟他認為推動新水源工作長遠,認為短中期應改善部分地區以淡水沖廁問題,建議可使用二級處理污水溝淡水代替。
西貢區議員黎銘澤指新加坡推動的親水文化是人與水共融,香港則流於戲水、噴泉,將玩水視作親水文化,屬低層次的做法,強調提高本地供水量並非要與內地對着幹,而是內地部分地區亦有鬧水荒,加上內地將來或會發展東江水沿岸等,只要港府善用水資源則可減少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