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溫,美方早前打響第二炮擬將徵收重稅貨品範圍擴大,宣布對總額達二千億美元﹙約十萬零五千七百億港元﹚的六千零三十一項中國進口商品清單加徵10%關稅,涵蓋貨品種類甚多,包括家具、食物、日常用品等,工業方面則涉及大批金屬品、化學品、玻璃纖維、輪胎、皮革、木材和紙張,紡織品也榜上有名。
美方以加速升級的方式公布徵稅清單,不但對世界經濟發展百害而無一利,對自身其實也沒有益處。美國是香港紡織製衣業其中一個重要出口市場,貿易戰升溫無疑已影響業界生意,慶幸的是第二輪徵收重稅的紡織品類別不多,主要是絲質類和毛質類製品,成衣類商品未受影響。
同時,美國政府要到八月底才就有關貨品徵稅舉行聽證會,確定落實清單,預計清單拍板需時兩個月,最快要到九月方能生效。在這段時間內,香港紡織業界將會積極聯同遠在美國進口商和客戶,一同向美國政府進行游說工作,並且聯署提出反對意見,促請美國政府減低向紡織品徵重稅造成的傷害。
事實上,新一輪二千億美元清單只會加徵10%關稅,殺傷力比首階段徵收的25%為低,假設一件貨品進口價為十元,零售價賣五十元,加徵關稅後,進口成本只上升為十一元,零售價賣五十五元,相信對消費者的購買意欲不會有太大影響,再加上早前人民幣持續偏軟,已貶值約4至5%,在此消彼長下,相對上也減輕了港商面對貿易戰的出口成本負擔。
總括而言,這場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可能愈演愈烈,並非一時三刻便會結束,香港夾在中美兩個最大出口市場之間,一定會受波及,香港特區政府宜盡快作出反應,短期內制訂應對措施,在有需要時向中小企提供協助,共渡時艱,其中一個考慮是重啟過往有貿易配額時的OPA加工政策﹙紡織品豁免出口關稅安排﹚,使部分生產回流香港,便可成為「香港製造」,更可加快工業回流及再工業化發展,以危機變為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