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階梯」,這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儼然已脫離現實。政府統計數據顯示,香港大專學歷或以上在職貧窮人數在短短幾年間新增約一萬人,文憑貶值的背後,反映貧富懸殊惡化,社會上升通道堵塞,年輕人出路愈走愈窄。
香港整體失業率跌至不足百分之三,幾乎全民就業,惟表面風光掩蓋不住窮人數字不減反增的尷尬,以前是七個港人一個窮,如今則是五個港人一個窮。更叫人難以接受的是,在職貧窮人數也在上升,其中不乏大學畢業生。一二年,這群特殊群體約九千人,到了一六年增至一萬七千人,總體上,在職貧窮但擁有大專學歷或以上者則達到兩萬八千三百人,數字不可謂不驚人。
對於高學歷卻貧窮的現象,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有如下解釋:一是部分人為兼職人士,打散工自然收入有限;二是有關人士經濟負擔重,往往一個人要養活三至四名家人,所以較難脫貧。張建宗也不忘為港府的扶貧政策貼金,聲稱當政府恒常現金介入後,高學歷在職人士貧窮率處於百分之二的低水平,遠低於整體貧窮率的百分之十四點七。
隨着近年大學擴招以及銜接教育渠道的拓寬,擁有大專學歷以上文憑不再稀奇,文憑不再是優質工作及生活的保證,已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新世代的價值觀與上一輩已有相當的不同,相對上輩人的勤儉節約,肯捱肯搏,當下不少年輕人奉行「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天愁或憂」的生活方式,打散工或做自由職業者,不受拘束,有點錢就旅遊消費。不過,當人們看不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認為他們頹廢甚至將他們打上「邊青」、「廢青」的標籤時,其實也不要忘記,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只要肯努力,總有出頭天」已成過去式,獅子山精神無法複製,用老眼光看新問題,未免有關公戰秦瓊之感。
事實上,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的收入已經十多年沒變,而在此期間通脹節節攀升,年輕人的實際收入顯著下降,不管他們如何努力,也難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僅以置業為例,香港人平均需要不吃不喝逾十九年才能買一個蝸居,沒有「靠父幹」或發橫財,年輕人單靠自己的努力置業幾乎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對前途悲觀,對未來失望,意志消沉,混一天算一天。而且,他們很容易將自己的不幸視為社會不公,甚至歸咎於回歸、歸咎於內地,很容易受到政客的蠱惑,變得激進。只消看看參與佔領的多是年輕面孔、大學成為港獨思潮的搖籃,就知道當教育貶值,勤奮工作改變不了命運,結果就是整個社會的騷動與沉淪。
如今港府言必稱重視年輕人問題,要加強國民教育、恢復歷史課教育等,這本來無可厚非,但經濟是基礎,政治是上層建築,解決不了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安居問題、社會上升通道問題,不管推行甚麼教育都是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