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出售公共屋邨商場後,引發不少爭議,也惹來邨內居民反彈,以二百三十億元收購領展十七個公屋商場的基滙資本,向小商戶派定心丸,聲稱不會趕走受街坊歡迎的小店,又會保留碩果僅存的冬菇亭及在大窩口邨的吉舖打造「社福機構街」。有立法會議員形容,基滙資本開出很多美好的承諾,期望能兌現到,不是空頭支票。
基滙資本公共事務及市場總監黃梓謙表示,他們接管該十七個商場約七十日,經歷很多挑戰,例如很多小店、老店擔心新業主上場後便無得做。他坦言:「小店既然有街坊支持,多人幫襯,有社區情懷,我們都希望保留他們,但相反,有些街坊認為無需要的小店,則不一定支持。」至於加租幅度,黃梓謙拒絕透露,只稱會充分考慮市場和居民購買力。
該十七個商場共有三十間社福機構租戶,黃梓謙保證,社福機構租戶數目不會減少,反而有機會增加。他舉例說,大窩口邨富安樓地下,現有三間社福機構,旁邊有多個吉舖,面積共約一千五百平方呎,空置了多年,冷冷清清,他們有意打造成「社福機構街」,已邀請社會服務聯會來睇舖。至於墟市,黃梓謙說,原則是與現有商戶生意無嚴重牴觸,便可以舉辦,亦由社聯統籌,希望幫到婦女和年輕人。
黃梓謙續稱,冬菇亭受市民歡迎,他們有使命感會保留,例如啟業邨的冬菇亭,晚上有好多人駕車來幫襯食消夜。黃梓謙說:「我們當然有營利目標,但視這十七個商場為民生項目,不會視為短期項目,兩、三年就賣。」
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說,基滙資本的公關形象,似乎較領展或其他收購領展商場的炒家好,希望不是空頭支票。他指商家要賺錢,都要取得其所,領展以前也做了些好事,但壞事更多,便彌補不到,希望基滙資本不是如此。
另一議員柯創盛則稱,基滙資本願意與地區人士溝通,期望這不是公關宣傳手法,而是新管理思維。他希望基滙資本與商戶有商有量,為商場街市帶來好的改變,回復民生商場的定位,為街坊提供貼合需要的購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