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兌美元持續走弱,過去一周多次觸及七點八五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致使金管局最少十次在市場買入港元,一周之內,外流的資金高逾三百億元。水向外流,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總是衰嘢多過好嘢,但港府財金官員就扮淡定,死撐早有準備。口響會否再種禍根?當年的經驗不可忘。
港匯一再跌至弱方兌換保證水平,梳理一下數據,就知可能大事來了。今次是二○○五年優化聯繫匯率制度後首次,即過去十三年,香港都沒試過匯率那麼弱,而且金管局一開始入市就買個冇停手,據市場觀察,沽港元的盤在紐約交易市場特別活躍,因此,市場中人已嗅到對沖基金做世界的味道。三百億元資金外流,而且外流之勢不絕,港股市場已見收縮反應,除大範圍股票下跌,市場波動也急劇上升,小股民信心虛怯中,只見高官依舊死撐格。
有財金高官表示,香港銀行去年底持有高流動性資產超過四萬億港元,銀行流動性覆蓋比率接近百分之一百五十的高水平,他們已一早做好準備,有信心應付資金流走。這番話,講的大都是過去的事,但對轉變中的大勢卻沒有應對,港府官員預計到美國通過減稅措施,正在大吸海外資金回國嗎?美股下跌、美國掀起貿易戰,現在更有發展至貨幣戰與科技戰的勢頭,港府有招數嗎?
冇噃!但港府高官的死撐態度同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時,時任財政司司長的表現如出一轍,股市跌,賴人割禾青可也;資金走,是外圍基金興風作浪。左推右卸之後,香港資產大蒸發,小股民只有淚千行。
其實,當一場金融風暴刮來時,政府官員能做的事不多,但不是無所為,市民要求官員不要輕視危機,在危機來臨前做好防範措施,危機來臨時更要相機行事,得把口的「高人」,香港實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