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年,香江府衙要進一步推動政改,這是剛剛取代「忽然腳痛」下台的董建華出任特首的曾蔭權「最重要的工作」。愛國商人下崗,港英餘孽上台,此「一國兩制」下「港人治港」的重大人事轉變,這一轉變影響負面,令「一國兩制」在實行過程中走樣變形,反對派、餘孽洋奴、外部勢力更加猖狂,香港亂象不止,深層次矛盾加深,禮崩樂壞,社會混亂,離心離德,港獨分離勢力冒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受到威脅。所有這一切皆因朝廷選錯了人,曾蔭權一手經營造成也。
當年曾蔭權的經營手法突出兩點,一是向反對派無原則「和諧」,拋出橄欖枝,爭取他們放行政改;二是曾蔭權僭越朝廷之權,要「港英餘孽治港」「代代相傳」,他花大力氣培養「真兄弟」曾俊華當未來特首,花大力氣從港英同僚中提拔政治問責官員,為曾俊華上台「準備好管治團隊」,其中最矚目的是,尊曾蔭權為「公僕楷模」的林鄭月娥出任發展局局長。
○五年的政改一役,曾蔭權向反對派大搖橄欖枝,表面上是為了製造「和諧」氣氛,通過政改,實際上誰都看出他是在助長反對派的氣燄、增強反對派的力量,逼中央接受他們提出的「時間表」、「路線圖」。果然,○五年政改失敗後,一○年的政改方案就有了反對派的要價。這時的反對派更加囂張,兵分兩路合擊政改方案,一路提出「功能組別超級直選」,一路推動「公投起義」,擬徹底顛覆《基本法》的相關規定。
對此,曾蔭權上竄下跳,配合反對派的戰略,又是電視辯論,又是放行他們辭職「公投」,造成「公投」合法化之勢頭。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今日林鄭的「大和解」,不正是在重演歷史之一幕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