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香港選舉民主

九龍西姚松炎敗選前後的種種紛爭都足以顯示所謂民主派人士的民主素養有限。民主不是我說便是,一是需要各方妥協,尋求共識,從而互補長短,形成更強的選舉競爭力。妥協不是以強凌弱,也不是各組山頭互相傾軋,重要的是以理服人,着重大局。二是民主需依靠智慧與知識,不是一朝得志便猖狂,如港獨自決派與朱凱廸一類,當然也不是讓一些人別有用心地在背後指揮操縱,如馮檢基批評的民主動力。民主動力與華人民主書院等反共團體的關係密不可分,為甚麼在眾多民主黨派當中,民主動力可以如太上皇般協調候選人選呢?是因為鄭宇碩的聲望,抑或其他因素呢?

香港的政治在回歸前後都不曾是純淨,而是介入了許多政治勢力。香港的民主要有足夠的智慧與知識,去分辨外來政治勢力的雜質,免被誤導。事實上,當泛民議員與政團都受惠於黎智英的政治捐獻,政治的純潔度已大打折扣。因此即使不考慮港獨與自決派的滲透,在法紀方面也要將之排斥隔絕,香港的選舉政治也應該反思檢討,去除雜質污染。

香港是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兩制與自治源自一國,因而在各方面都要以國家利益為重、為先。國家利益當然會有官僚主義的干擾,香港的民主需在國家利益與本地利益之間尋求協調,用本地利益推動國家利益,而不是與之對立。立法會的選舉目標與意義也一樣,以追求香港發展來達成國家利益,這應是所有參選人的共同立場,也是香港民主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