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龍岩市早前進行高鐵新老站轉場大施工,當局出動一千五百名鐵路工人,花了不到九小時就完成所有作業,用航拍機拍攝的施工場面極為震撼,外國傳媒及網友紛紛驚呼「這才是高鐵」之餘,美國人慨嘆在自己的國家「要花十年才能完工」,英國人諷刺「要花九小時決定項目的名稱」,加拿大人埋怨「連一條高鐵都沒有」。其實,相比起驚人的「中國速度」,「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步履蹣跚,同樣有自慚形穢之感。
前特首梁振英上台之初,向全港十八區區議會各撥款一億元推行「社區重點項目計劃」。五年過去了,這些項目進展如何?政府最新資料顯示,十八區共二十多個基建項目中,迄今僅一個工程啟用、兩個地區服務展開,其他項目不是塵土飛揚,就是一片荒地,有的工程撥款還在半天吊。以觀塘海濱音樂噴泉項目為例,單是招標就需時六個月,項目建築期十九個月,即使能趕及今年暑假立法會休會前獲批撥款,至少也要多兩年時間才可以完工,按此推算,最快二○年年底才對外開放,前後差不多也是九年時間,橫跨三個區議會會期。萬一撥款受阻或施工期間發生意外狀況,還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
老實說,在香港這個建築成本貴得離譜的地方,億元工程並不是甚麼大工程,主要是行山徑、重建花園、歷史文物室、長者活動中心、康樂設施改建等等,細眉細眼,如果以上述福建龍岩更換高鐵站的速度,大多數工程可能用不了九小時,相比之下,在香港最快也要五年,最慢要八至九年,根本不可同日而語。最糟糕的是,慢工未必出細活,這些年小至地區工程,大至十大基建,莫不是漏洞百出,弊病叢生,延誤及超支成為常態。
曾幾何時,「香港速度」是高效優質的代名詞,如今淪為龜爬蝸行的象徵。造成這種狀況,立法會拉布成風是其一,區議會辦事不力是其二,最根本的原因是港府推卸責任,放棄監管,以為只要提出計劃、撥出款項就可以完事,一切都推給了區議會,至於區議會如何操作、招標進展如何、施工質量如何,一概置之不理,就算工程爛尾收場都不會有人問責。在這種情況下,工程拖拖拉拉,備受詬病,也就不足為奇。
隨着梁振英下台,十八區億元重點工程項目無以為繼,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港府預留八十億元資助全港十八區用於推展當區有需求的地區建設工程,負責統籌的主角由區議會變成民政局,撥款方式也改變了,由逐項排隊經由立法會審批,改為立法會一次過撥款再作分配。新的撥款方式宣告億元重點工程試驗計劃壽終正寢,也讓人再次見識何謂人亡政息。
見微知著,地區建設歎慢板,正是回歸以來歷屆政府施政無能、社會內耗不斷、各項建設蹉跎歲月的縮影。香港「這一制」落後於內地「那一制」,已是彰彰明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