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人禍頻示警 禮崩樂壞港沉淪

香港近來禍事連連,由律政司放棄檢控黑金大案,到司法機構放生佔中搞手;由大埔車禍造成死傷枕藉,再到類似奪命車禍接二連三,節日氣氛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悲哀及沉痛。痛定思痛,為甚麼向有「福地」之謂的香港,天災人禍不斷?是否港府倒行逆施,才令香港氣數已盡?

由於新春正值罹難者「頭七」,因應廣大民意要求,港府宣布今日下半旗致哀,並取消大年初二的賀歲煙花匯演,煙花贊助商則決定將有關開支全數捐出,濟助死傷者及家屬。另一方面,大埔區議會昨日召開特別會議,為死難者默哀一分鐘。連日來,大批市民前往捐血站,捐血人數創近十年新高,部分市民更需排隊等候到深夜才能完成捐血程序,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為這座悲傷的城市注入了關懷與溫度。

可惜的是,不管港府如何在災難後做騷,已無法挽回十九條人命,無法彌合十九個破碎的家庭。今次車禍暴露出公共交通行業的諸多弊端,譬如車長駕駛態度、兼職車長制度、工時過長、工資偏低等等,由於今次車禍前車長曾被乘客批評,車長的精神健康問題也受到高度重視。當然,港府對巴士公司的監管不足,長期放任自流,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

「不死人塌樓不做事」,港府的官僚作風在今次車禍後亦暴露無遺。雖然主要官員出席記者會穿着黑衫,臉帶愁容,其實這不過是鱷魚的眼淚,如果高官真的關心市民安危,一早將問題解決於萌芽狀態,類似悲劇就不會反覆重演。至於港府決定就今次車禍成立一個由法官牽頭的獨立調查委員會,檢視巴士服務,總結經驗教訓,同樣是聊備一格,每逢大事發生,港府例必成立類似委員會煞有介事調查一番,南丫海難、鉛水事件以至不絕如縷的醫療事故等莫不如此,最終都流於一紙空文。

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今次事件的真相有待進一步調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災難總是在混亂中發生。當年南丫海難發生後,緊接着發生佔中、鳩嗚、旺角暴亂等亂象,港獨及自決也乘機而起。進入今年二月,港府接連逆天而行,先以「證據不足」為藉口,將捲入黑金案的壹傳媒老闆黎智英及一眾政客放生,接着司法機構出手,引發佔中的「雙學三子」亦被放虎歸山,港府為了「大和解」不惜踐踏法治,進一步撕裂社會,慘烈車禍接踵而至,難道是巧合嗎?

香港曾經風調雨順,社會和諧,人人安居樂業。但近年社會變得泛政治化,有人唯恐天下不亂,假難民為非作歹,加上港府姑息養奸,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好好的香港被搞得烏煙瘴氣,禮崩樂壞,民怨沸騰。如今的香港已不是人們熟悉的那個香港,歲月靜好一去不還,福地淪為亂地,「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出災害以譴告之」,古人的「天人感應」理論豈是迷信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