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網購騙黨 10港人落網

農曆新年將至,不少人選擇以網購添置「又平又靚」貨物,但要小心個人資料遭到盜用,以致得不償失。警方近日成功瓦解兩個網購行騙集團,並以串謀詐騙等罪名拘捕十名港人。涉案集團以盜取他人的個人資料,分別用來開設網上購物平台帳戶,向用戶出售「超平價」貨品,收款後隨即斷絕聯絡;又或利用他人資料登記儲值支付戶口,不斷購入貨品再以低價轉售圖利。兩個集團涉及七十一宗案件,涉款額達八十萬港元。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於本月初展開代號「逐飊」行動,成功拘捕七男三女港人,他們分屬兩個組織的骨幹成員,年屆十五至四十六歲。網罪科科技罪案組警司莫俊傑表示,該兩個集團以不同形式運作,但均在去年一月開始活躍於網上,直至本月被搗破。

其中一個集團涉派出多名成員利用盜取得來的他人個人資料,包括電話及身份證資料在網上開設虛擬戶口,兜售超平價電子產品或網購熱門貨物,買家被誘騙付款後,再聯絡不上該些賣家始知被騙。

盜卡資料掃貨轉售

另一集團同樣用不法手法盜取他人資料,例如身份證號碼及信用卡等資料,再登記儲值支付戶口,繼而於網上購買電子產品等,再低價於網上轉售圖利。科技罪案組總督察洪灼輝表示,這些被盜取資料的受害人往往後知後覺,直至收到信用卡月結單才知有非法簽帳,「差不多一個月才發現」,最後才求助警方。

莫表示,騙徒盜取個人資料有兩招,包括從黑市購入資料,又或騙徒與受害人交易後,聲稱「為確保交易真確」而提出雙方交換個人資料,「受害人誤信而將自己身份證、信用卡等資料交出,而騙徒所講的資料則不會是真的資料,(騙徒)然後就不斷申請戶口」;至於轉售產品時,所聲稱的平貨其實亦只是便宜一、二百港元,但已吸引不少人致電查詢和購買。

兩集團共涉案71宗

兩個集團共涉七十一案,每宗涉款數千至一萬元。莫指出,騙徒以「搵快錢」心態將貨品低價出售,故此能欺騙更多人,「唔選擇呃大數量價錢,正是避免引人發現」。

網罪科網絡安全組總督察許綺惠提醒市民「不要輕易相信網店的減價資訊」。她說,網購最好做到當面交收,亦應時刻留意信用卡帳戶,例如用e-banking查詢有否不尋常交易和訊息提示交易紀錄服務。警方在行動搜出大量貨物,例如手機、手提電腦、背包、球鞋、護膚產品、電飯煲和禮盒等,並起回市值十三萬港元的贓物。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