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歷史博物館下周三(29日)起至明年三月五日,舉辦「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展覽,展出約二百一十多組展品,包括一百六十多組來自內地,一半以上屬國家一級文物;及五十多組來自哈薩克斯坦及吉爾吉斯的博物館展品,也是歷史博物館首次與兩國博物館的合作。今次展覽其中四件精選展品,分別為戰國時期的「金神獸」、漢晉的「紅地暈(糸閒)緙花靴」、東漢的「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雞鳴枕和唐代的「三彩載物駱駝」。
四件精選展品昨日開箱,在新疆民豐縣尼雅墓出土的「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雞鳴枕,是用「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縫製,枕上有「延年益壽大宜子孫」八個漢字;枕頭兩端兩隻相背的公雞首,中間枕部為兩雞共同的雞身。雞首做得非常精細,有高冠、尖嘴、圓眼細頸,並用紅、綠、白色絹縫製雞冠和雙眼,枕芯為植物的莖葉,雞的普通話發音與「吉」字相似,雞寓意吉祥。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博物館保管部副主任李達指,錦雞鳴枕為東漢時期常見的中原用品,從用料和細緻度推測,可能是尼雅古國皇室專用物品。
另外三件展品包括陝西出土屬戰國時期的純金質「金神獸」,為一隻長着多分枝捲角的鹿形,但有鷹喙形嘴,每一個分枝捲角的頂端和尾端生出同樣的獸頭,像傳說的九頭鳥,被譽為最有代表性的匈奴藝術珍品;新疆出土的「紅地暈(糸閒)緙花靴」,做工精湛,色彩艷麗,是西域民族精湛工藝的實物;而洛陽博物館藏的「三彩載物駱駝」,高八十一點二厘米,是少有的大型唐三彩駱駝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