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盛極必衰,物極必反,這是大自然的規律,也是人類社會的「歷史周期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當年民主人士黃炎培在延安窰洞中問毛澤東,中共能不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毛答曰:行,這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當然,毛澤東所指的民主,並非照搬西方式的民主,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路,希望跳出歷史周期律,期間走過不少彎路,犯過不少錯誤,直到今天還沒完全成功。習近平年前在走訪民主黨派時重提毛澤東和黃炎培的「窰洞對」,強調至今對中共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可見他對這個問題異常重視。
在中華悠悠五千年歷史中,出現過不少英雄人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盛世,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從成吉思汗到康熙大帝,都在史冊中留下濃重一筆,可惜這些輝煌盛世大多無法持久,有的甚至只是曇花一現。每個王朝有不同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但由盛而衰的過程基本沒有甚麼分別。王朝建立初期,開明君主大多能體察民情,休養生息,加上知人善任,用人唯賢,所以往往政通人和,呈現興盛局面。但隨着時間一長,官僚集團變得自滿驕奢,統治階層內部矛盾加深,逐漸產生衝突甚至戰爭,王朝也就開始走向衰落直至滅亡。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封建世襲王朝由於本身的局限性,導致無法長治久安,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歷史周期律依然有着強烈的現實意義及警示作用。經過五年來的撥亂反正,習近平無疑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但主要還是清理改革開放以來累積的問題,並沒有太多涉及未來的治理。如今障礙已基本掃清,道路已大致鋪平,接下來除了衝擊更高目標、實現偉大夢想,更重要是建立可持續的政治模式,尋求長治久安之策。歷史使命交給了習近平這一代,帶領執政黨跳出歷史周期律,讓事業後繼有人,避免重蹈人亡政息的覆轍,既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其孜孜以求的目標。
甚麼樣的政治模式才能確保長治久安?西方民主制度曾被全世界奉為圭臬,甚至被視為靈丹妙藥,但近年無數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綜觀那些移植西方民主的國家,幾乎沒有成功例子,歐美這些老牌民主國家同樣問題叢生。沒完沒了的政治紛爭,爾虞我詐的政黨惡鬥,導致歐美國家普遍出現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社會危機、管治危機甚至分裂危機。美國選出一位狂人總統而陷於政黨惡鬥,英國脫歐引發種種亂象,西班牙上演獨立公投鬧劇,這一切都是在民主旗號下發生。更糟的是,西方民主制度嚴重老化,既沒有改革空間,也缺乏改革動力,因此暮氣沉沉。
顯而易見,將西方那一套照搬到中國根本行不通。正如習近平指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脫離特定社會政治條件和歷史文化傳統來抽象評判,不能定於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國政治制度模式。」中國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的模式,走自己的道路,這是殆無疑義的。當然,在摸索的過程中難免會走彎路犯錯誤,但只要勇於直面問題,自我革命,自我修復,必定能找到正確方向,直達目標。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這是一個全新的時代,也是英雄崛起的時代,人們既期待中國夢的實現,更期待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