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七公:香港的STEM發展 先從大學做起

上屆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完善香港的創科生態系統,推動再工業化、資助大學進行中游及應用研究、資助業界利用科技升級轉型」,並強調推動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教育。不過,向來以商業著稱的香港,要令STEM受到社會重視,談何容易。

基礎學科必須重視

要了解香港社會對創新科技的發展心態,可從大學選科中一窺箇中情況。我曾經問過一些高中學生有關選科策略,原來大部分聯招的申請者都會在選單中選擇幾個「水泡科」,亦即是某些收生要求不高的學系,以至少確保能夠獲得大學學位。事實上,現時大學錄取分數,最高的學系偏於專業學科,例如醫學或法學等,再其次為商科,最後才是社會科學、理工科或純文科。現時在學生眼中的「水泡科」,大部分屬於理工科的學系,側面反映出社會現時對STEM教育的輕視。

前陣子,香港大學理學院提出取消數學及物理學、天文學兩大學系,原因在於兩個學科的收生偏少,過去五年的畢業生都不高於二十人。雖然如此,數學及物理作為理學的基礎學科,是一切工程學、應用理學的起點,貿然因為收生不足而削減科目,其實是很難說得過去的。大家要知道,數百年前現代大學系統成形之際,只有哲學及數學兩門學科,及至後來才發展至今天百花齊放的院系。

儒家經典《大學》有云:「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如今,香港若要向STEM發展,所有基礎學科就必須加以重視,否則一旦缺乏學術底蘊作為支持,所能作出的科學成品也不會站得住腳。事實上,大學不是純粹的職業訓練場地,而是應以進行學術研究為主,培訓科研人才的地方。若然只要求學習職業或謀生技能,大可多辦職業訓練學院,以滿足社會上特定的要求。

從另一角度看,即使社會不太重視理工科目,但本港大學的學術表現卻非常突出。單看在Quacquarelli Symonds排名榜中「工程及科技」項目,香港就有五間大學列於百名之內,在全球各城市中可謂異常罕見。然而,高水平的大學系統卻未能吸引本地學生就讀有關理工的本科或研究學位,究其原因可總結為三大方面。

第一,理工學科的畢業生出路選擇不多。不難發現,許多理工科的學生進入職場時,都選擇並非與自己專業有關的工作,一來是由於市場對行業需求不大的緣故,二來則是該行業工資收入不高所致。不過,理工科的大學課程畢竟是以訓練邏輯、啟發思維為主,畢業後擇業也不應過於狹隘,否則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第二,許多本地學生若要攻讀研究生,大多不會選擇於本地大學升讀。境外的大學在科研上通常有較大的發展空間,部分學生不單配備完整的實驗室設備,還能較易接觸某領域前緣的科研人物。該批出國深造的學生亦通常一去不返,分散全球各地繼續科研工作,間接地使香港流失一批人才。

朝產業化方向前進

第三,香港缺乏科技研發的土壤。在美國,許多大學的科研題目是由私營公司出資贊助,其成果會轉化為專利,繼而推出市場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在內地,政府會出資主持大型科研項目,如高鐵技術、航天科技等,集合全國大學的專家或人員,確保計劃能得到合適的科研環境。至於香港,既缺乏私人的投資公司,又沒有政府資源作後盾,難怪本地的科研專才紛紛離港而去。

歸根究柢,香港若要STEM能充分發展,必須朝着產業化的方向前進;若要產業化,就必須打好大學理工學科的根基;若要大學根基紮實,最終還得社會改變現有心態,讓更多更好的人力資源從事我們的創科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