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針治療紓低頭族頸痛

長期低頭玩手機引致頸痛求診的「低頭族」個案增加,中文大學中醫學院聯同博愛醫院中醫服務研究發現,中醫的「腹針」治療,針對「神龜」穴位,治頸痛有持續療效,痛楚分數減幅達兩成九。腹針幾乎無痛,特別適宜怕「針拮」的患者。

施針痛楚少 安全性高

腹針是近二十多年應用於臨床的新針灸療法,通過針刺腹部穴位較淺層面,調節臟腑功能,治療各種病症。特點是安全性高,痛楚少,甚至無痛。腹針治頸痛主要針對「中脘」、「商曲」、「滑肉門」及「關元」等穴位施針,穴位分布連結起來時,像一隻「神龜」仰臥在腹部。

中大醫學院中醫學院與博愛醫院中醫服務於二○一四年至一六年間,找來一百五十四名年齡介乎二十至六十二歲的頸痛患者,一半人做腹針治療,另一半人接受「假拮針」安慰治療。完成兩周共六次治療後,分期接受二至三次評估,包括量度頸痛的分數,評估頸痛情況及活動功能。結果發現,腹針療效顯著。根據頸痛量表,痛楚分數由治療前四十一點三分,降至約廿九分。此分數水平於治療後可維持十二周,代表止痛效果持續。對照組治療後的頸痛分數不跌反升。

博愛醫院——中大中醫臨床教研中心(沙田)中醫服務主任郭元琦昨指出,從中醫角度,脾胃主肌肉、腎主骨,腹針的四個主治穴位有調臟腑、調經絡、調理肩頸的穴位,比傳統針對頸部及手部穴位施針痛楚較輕。

低頭壓動脈 24歲中風

他特別提到,參與研究的病人組群中,有廿歲出頭的年輕患者。他個人臨床經驗亦曾遇過廿四歲年輕人,因長期低頭壓到頸動脈致缺血性中風。他指出,若工作姿勢不正確、血液循環不良或缺乏運動等,導致肌肉長期繃緊和疼痛,常低頭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亦令頸痛問題愈來愈多。

四十九歲的嚴女士任職本地導遊,因長期坐姿不正,又常低頭用手機,頸痛持續八年。她曾使用西藥及其他療法止痛,惟成效不大。接受腹針治療前,因頸痛嚴重,無計可施下,連枕頭亦試過更換四至五次,仍無補於事。慶幸經六次腹針治療後,她感覺痛楚減輕,毋須服止痛藥,她決定繼續接受腹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 Ap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