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無驚喜 頭痛醫頭難作為

特首林鄭月娥上任百日就發表首份施政報告,且不足一小時宣讀完畢,這與其前任選擇年初發表施政報告及至少要花兩小時宣讀大異其趣,一定程度上體現她當初承諾的施政新風格。當然,形式變新,不代表內容變新,更不代表施政思路有突破,從民意普遍反映新一份施政報告「無驚喜」,可見與以往的施政報告相比只是換湯不換藥。

施政報告聚焦房屋問題,首置上車盤更是焦點中的焦點,月入不超過三萬四千元的單身人士以及六萬八千元的家庭,將是首置盤的潛在業主;首置盤不會同現有的公屋及資助房屋計劃爭地,而是通過與私人發展商合作或政府購買土地來興建。應該說,首置盤概念不錯,迎合了年輕人上樓難的訴求,可惜計劃雷大雨小,正如報告所言,符合首置條件的群組大約五萬五千人,而港府能提供的首批單位僅一千個,何況建房至少需要三年或以上時間,不僅杯水車薪,更有遠水難救近火之嘆。

再者,官商合作興建首置盤也好,購地興建也好,都離不開發展商的合作,而在商言商,發展商願意以低價出售首置盤不可能是無條件的。現時新界大量農地已入發展商囊中,主要是囤地建屋,但改劃土地用途並不容易,港府是否在這方面為發展商大開綠燈,或在其他方面提供利益補償,以換取對方在首置盤方面的配合,不能不令人質疑。林鄭月娥強調這不是官商勾結,而是官商合作,但兩者之間其實並非涇渭分明,而是有太多的混濁地帶。

事實上,房屋問題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也是施政的重中之重,根本之道是學習當年的港英政府,推出大規模拓土建屋計劃,最好是建設新市鎮。可惜港府並沒有這個宏觀視野及能力,只能小打小鬧,近年推出不少房屋計劃及置業階梯,又是白表二,又是綠置居,又是新居屋,又有光屋,還有良心劏房、共享房屋、貨櫃屋等等,名堂一大堆,令人眼花繚亂,但實際作用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而首置盤充其量是一個新增的置業階梯,姿勢大於實際。這就難怪,不少市民認為首置計劃對上樓幫助不大,地產界人士也不諱言首置盤對房屋市場影響有限,足證市場也好、民意也好,都不太看好有關計劃。

見微知著,作為施政報告最大手筆的房屋政策不過爾爾,其他政策範疇同樣乏善足陳。比如將低收入津貼改名、設立免資產審查的交通津貼等,都是雞毛蒜皮,不足掛齒。被視為另一「亮點」的調整利得稅,企業首二百萬元利得稅率由現時百分之十六點五減半至百分之八點二五,庫房收入明顯減少,但有關資金是否投入再生產,創造就業,發揮社會效益,就只能望天打卦。

回歸二十年,香港問題千頭萬緒,積重難返,需要前瞻眼光、國際視野以及大刀闊斧的改革,才能振弊興利,可惜香港沒有政治家,只有公務員出身的官僚,新政府交出的第一張成績表,擺不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特色。